浮丘山乡
乡镇概况乡境属于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冬冷期短,夏热期长。乡境内有浮邱山、鸣石滩、“印心石屋”、摩崖石刻等风景名胜,其中浮邱山乃楚南名山,海拔752.4米,峰峦起伏,屹立一方,山顶有浮邱寺,另有风洞、齿石、飞来石屋、丹台、井泉、龙洞、石洞等文物古迹。鸣石滩位于人形山境内,清初,县境女诗人郭纯贞,曾于此建水阁一座。鸣石滩附近,耸立一巨大花岗石,长5.1米,高2.1米,石上刻有“印心石屋”四个大字,楷书阴刻,体洁工整,方正遒劲。
经济发展全乡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以下几大主要农业基地:苗木花卉基地、蔬菜基地、楠竹基地、葛基地、葡萄基地、食用菌基地等。主要农业特产品有:楠竹、蔬菜、茶叶等。全乡工业主要以花岗石生产、环保免烧砖项目、农机耕作船生产为主。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8元。[1]
林业发展浮邱山国有林场位于桃江县中部孤山——浮邱山山顶,交通极其不便,至今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林场最高海拔752.4米,最低处海拔365米,山地坡度较陡,一般在25—30°之间。境内母岩、母质均为板页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属中亚热带在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左右,年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无霜期260天左右。林场境内森林茂盛,物种多样,据考察有木本植物400余种,主要用材林有杉木、毛竹、马尾松、檫树、柳杉等4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银杏、水杉等16种,人贵野生动物有豹猫、穿山甲、竹鼠、五步蛇、翔羊、猫头鹰等二十余种。全场国有林经营面积1644亩,有林地1640亩,全部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拥有森林蓄积量9640立方米,林分类型以杉木、人工林与毛竹林为主。林场分类属以保护为主的生态公益型林场,全场总人口78人,职工33人,其中退休职工5人。2006年完成造林200亩,幼林抚育100亩,竹林垦覆600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