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台风芭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路径及强度本段时间均以二十四小时制东八区时间(UTC+8)为准。

2009年9月27日,一热带扰动在密克罗尼西亚楚克群岛之西北约250公里处形成。9月28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该扰动升格为一热带低压,编号19W。低气压于9月29日日间增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为风暴分配国际编号0917,并命名为“芭玛”。翌日增强成台风,再于10月1日被香港天文台升格为超强台风。芭玛初时向西南偏西移动,后稳定地转西北偏西移动,10月1日再微调至向西北方推进。10月2日上午,芭玛稍为减弱成强台风,当日10时,芭玛集结在马尼拉以东约560公里,以时速22公里向西北移,穿越菲律宾以东海域 。当日晚上,芭玛减弱成一台风(中心风力时速145公里)。10月5日下午,雷达及卫星云图显示,芭玛受大陆干空气及吕宋地型影响,风力跌至时速110公里,香港天文台再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芭玛缓慢向东南移动,并登陆吕宋,香港天文台于10月7日凌晨和晚上先后分别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和热带低气压。芭玛移出吕宋,在10月8日凌晨于吕宋以东近岸水域重新增强为热带风暴 ,并转向西缓慢移动,于中午第三度登陆吕宋北部。其后于吕宋西北部出海,进入南海北部,于10月12日早上登陆中国海南省万宁市,同日晚上于海南岛西北部出海,进入北部湾再度出现爆发性增长,并于翌日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吹向越南北部。10月13日晚上,芭玛移动速度减慢至每小时十公里以下,而且稍为增强。10月14日芭玛发展出一个风眼,同日下午于越南北部登陆,并减弱为一热带风暴。芭玛随后减弱 为一热带低压,并在10月15日凌晨减弱为一低压区。芭玛的路径是由于台风“茉莉”影响导致路径诡异。

影响本段时间均以二十四小时制东八区时间(UTC+8)为准。菲律宾当地发布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三号风暴信号(巴丹群岛省、卡加延省、伊罗戈斯北省、伊罗戈斯南省、高山省、阿布拉省、阿巴尧省、卡林加省、伊莎贝拉省北部)10月1日下午,集结于菲律宾萨马岛东面约440公里处的芭玛,其中心风力已达至时速195公里,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遂于当日17时向5个省发布一号风暴警告信号。及后截至10月3日16时,菲律宾共9个省或地区改发第二高的3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另6省/地区改发2号信号,及4个省维持1号信号。菲国东部岛屿天气已开始转坏,官员表示,菲律宾刚刚受凯萨娜重创,现在又要担心出现新一轮灾情,会做好防御应对措施。香港天文台亦在1日21时发出的船舶天气预报,对巴林坦海峡作出飓风警告;在23时,芭玛集结在马尼拉之东北偏东约410公里,预料向西北移动,时速约16公里,大致移向吕宋北部。

菲律宾气象官员10月3日指出,芭玛(Parma)台风已经稍微减弱且转向,对还未从前次严重风灾中复原的马尼拉与周边灾区威胁减轻。气象局发言人克鲁斯(Nathaniel Cruz)在电台访谈中表示:“好消息是,台风芭玛对灾区的威胁已减轻。”当地称芭玛台风为布拉万(Pepeng)。气象局说,超级台风芭玛行径方向转向吕宋岛最北边。凯萨娜台风上周才重创马尼拉及其周边地区,造成近300人丧生。芭玛台风紧接着来袭,菲律宾早已做好万全准备。克鲁斯表示,马尼拉与附近区域的暴风警报已经解除,不过仍会有轻微雨势。

芭玛10月3日下午登陆卡加延省,造成严重破坏,南面的伊莎贝拉省亦满目疮痍,强风掀开屋顶、吹断电缆,把树木连根拔起,军警坐橡皮艇从水浸地区救出居民。芭玛的移动路径稍为转向北,将穿越吕宋北部,对首都马尼拉的威胁减弱,预料东部及北部沿岸风雨增强,当局加派军警协助居民疏散。总统阿罗约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截至10月22日6时,全国最少证实438人罹难、另50人失踪,超过6,000间房屋被完全摧毁,1万7千人需紧急疏散,总受灾人数超过443万。台湾当地发布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海上陆上台风警报(警戒地区为恒春半岛、巴士海峡、东沙岛海面、台湾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南部) 台湾中央气象局发布详细资料

2009年10月3日

05时30分,台湾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发布海上台风警报。

08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45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7.3度,东经122.9度,即在鹅銮鼻的东南偏南方约55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以每小时13转8公里速度,向西北转西北偏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43米(约每小时155公里),相当于14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53米(约每小时191公里),相当于16级风。

11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3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45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7.7度,东经122.5度,即在鹅銮鼻的东南偏南方约50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以每小时13转8公里速度,向西北转西北偏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43米(约每小时155公里),相当于14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53米(约每小时191公里),相当于16级风。

14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4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55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7.9度,东经122.1度,即在鹅銮鼻的东南偏南方约460公里之处。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以每小时11转7公里速度,向西北转西北偏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40米(约每小时144公里),相当于13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50米(约每小时180公里),相当于15级风。

17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5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55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8.0度,东经121.8度,即在鹅銮鼻的东南偏南方约440公里之处。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以每小时10转7公里速度,向西北转西北偏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40米(约每小时144公里),相当于13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50米(约每小时180公里),相当于15级风。 20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6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6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8.2度,东经121.6度,即在鹅銮鼻的南方约420公里之处。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以每小时10转6公里速度,向西北转西北偏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8米(约每小时137公里),相当于13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48米(约每小时173公里),相当于15级风。

23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7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6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8.5度,东经121.4度,即在鹅銮鼻的南方约38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以每小时9转6公里速度,向西北转西北偏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8米(约每小时137公里),相当于13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48米(约每小时173公里),相当于15级风。

2009年10月4日

02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8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65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8.6度,东经120.8度,即在鹅銮鼻的南方约37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以每小时7公里速度,向西北转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45米(约每小时162公里),相当于14级风。

05时30分,台湾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发布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05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9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65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8.9度,东经120.5度,即在鹅銮鼻的南方约34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以每小时7转4公里缓慢速度,向西北转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45米(约每小时162公里),相当于14级风。

08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0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8.9度,东经120.4度,即在鹅銮鼻的南方约34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向西北偏北缓慢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3米(约每小时119公里),相当于12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43米(约每小时155公里),相当于14级风。

11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1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9.1度,东经120.2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偏南方约32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向西北偏北缓慢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3米(约每小时119公里),相当于12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43米(约每小时155公里),相当于14级风。

14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2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9.3度,东经119.9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偏南方约31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向西北偏北缓慢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3米(约每小时119公里),相当于12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43米(约每小时155公里),相当于14级风。

17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3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9.4度,东经119.8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偏南方约30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向西北偏北缓慢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3米(约每小时119公里),相当于12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43米(约每小时155公里),相当于14级风。

20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4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9.7度,东经119.8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偏南方约27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向西北偏北缓慢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3米(约每小时119公里),相当于12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43米(约每小时155公里),相当于14级风。

23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5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20.0度,东经119.6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偏南方约25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中心近似滞留。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0米(约每小时108公里),相当于11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8米(约每小时137公里),相当于13级风。

2009年10月5日

02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6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20.1度,东经119.5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方约25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中心近似滞留。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0米(约每小时108公里),相当于11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8米(约每小时137公里),相当于13级风。

05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7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北纬20.1度,东经119.5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方约25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 - 公里。中心近似滞留。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08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8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20.1度,东经119.5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方约25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 - 公里。中心近似滞留。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11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9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20.1度,东经119.5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方约25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 250 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 - 公里。中心近似滞留。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14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0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20.1度,东经119.5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方约25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 - 公里。近似滞留后,向南缓慢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17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1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20.0度,东经119.5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偏南方约26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 - 公里。近似滞留后,向南缓慢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20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2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9.9度,东经119.7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偏南方约26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 - 公里。近似滞留后,向南缓慢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23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3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9.7度,东经119.9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偏南方约27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公里。向南缓慢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23时30分,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局解除陆上台风警报。

2009年10月6日

02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4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9.6度,东经120.0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偏南方约27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公里。向东南偏南缓慢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05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5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9.5度,东经120.0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偏南方约28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公里。向东南偏南缓慢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08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6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9.2度,东经120.2度,即在鹅銮鼻的西南偏南方约31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公里。以每小时10公里速度,向东南偏南转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11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7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9.1度,东经120.4度,即在鹅銮鼻的南方约32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公里。以每小时9公里速度,向东南偏南转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14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8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8.9度,东经120.6度,即在鹅銮鼻的南方约34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公里。以每小时9公里速度,向东南偏南转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17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9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0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18.6度,东经120.7度,即在鹅銮鼻的南方约37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公里。以每小时8公里速度,向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17时30分,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局解除海上台风警报。

17时40分,发布大雨特报。

22时00分,解除大雨特报。防灾方面10月3日,八八水灾灾害殷鉴不远,芭玛台风又步步逼进,中央灾害应变中心指示,对于莫拉克台风期间受损的河堤、海堤等设施,立即采取抢险工程。依中央灾害应变中心公布的“幕僚作业各机关因应芭玛台风应变作为”,还包括对于八八水灾灾后交通中断地区,应宣导民众储备3天粮食及饮水,并规划空中运补。对于河川漂流木如有影响桥梁、河川行水等安全者,应立即处理,避免冲击河堤、桥墩等设施,造成严重危害,并将处置情形回报中央灾害应变中心。另外,对于各项进行中的工程,都应加强防台准备措施,避免造成二次灾害,尤其应注意捷运施工工地,防止施工所造成的防汛缺口造成市区淹水灾情。在莫拉克台风吹袭时严重淤积的高屏溪上游荖浓溪六龟乡新威河段,水利署第七河川局发包疏浚工程赶工,10月3日砂石车穿梭河床便道。

10月3日,因应台风来袭,嘉义县阿里山乡已成立灾害应变中心,部份村落列入强制撤离区域,来吉村已召集村民开会,确定10月4日08时00分以后开始撤离,村内四百多人将迁至安全场所,不再滞留山上。根据阿里山乡公所民政课长杨清一表示,嘉义县阿里山乡的来吉村列为土石流列管区,所以公所忙着与村长连系,一早就召集村民开会,商讨迁离事宜,村内有427人,确定10月4日08时00分起进行撤村行动,不过如果大雨提早到,居民将提早撤离,将先撤到水上中庄营区安置。

10月3日,芭玛台风来势汹汹,在莫拉克台风受创严重的屏东县,所属雾台、三地门、来义等山地乡的居民,陆续打包轻便行李撤离下山。莫拉克台风过后,这些山地乡的联外道路柔肠寸断,部分道路至今仍未修复,大部分居民已撤离至国军营区安置,但在雾台德文村、来义村仍有约2、300名居民留在山上。三地门乡长包水生上午表示,清晨接获中央、屏东县政府的指示,要求仍留在山上的德文村等居民撤离下山,已通报居民撤离,并协助派车载运老人家下山。包水生说,由于莫拉克台风受创严重,撤离下山的居民都只是打包一些随身衣物的简便行李,将于天黑前陆续撤离下山,乡公所将先安排安置在三地门乡的活动中心。协助防、救灾的国军海军陆战队,上午也派驻多名官兵进驻三地门乡的活动中心、潮州忠诚营区等安置中心。

10月3日,芭玛台风外围环流可能会自10月4日起影响台湾,农委会呼吁农民尽早防范,稻米应增高田间水位及尽速采收收获期蔬果,并密切注意台风动态,以减少农作物灾害及财产损失。中央气象局清晨发布中度台风芭玛海上台风警报,外围环流自10月4日起将逐渐影响台湾地区,农委会上午表示,芭玛台风可能会对稻米、蔬菜及水果等农作物造成损害,呼吁农民朋友尽早采取防范措施及密切注意台风动态,以减少农作物灾害及财产损失。

10月3日,芭玛台风来势汹汹,国军动员随时投入救灾。国防部次长黄奕炳表示,国军分5个作战区加上离岛,动员兵力3万4584人。另外,第一应变队兵力800人、第二应变队兵力1200人。黄奕炳今天参加中央灾害应变中心记者会做以上表示。有媒体质疑“在不了解灾情下,贸然深入灾区恐增加救灾困扰”。黄奕炳表示,相较莫拉克风灾林边救灾,这次县市应变中心指挥官官阶提升为中校,提高研判处置协调能力,且兵力采梯次应变投入救灾,重点乡镇还派驻有联络官,配合作战区高阶情报、后勤、后备幕僚研判,都可以减少灾情误判。至于区分的5个作战区兵力,黄奕炳表示,第三作战区负责北部地区,投入兵力1万2795人,其中前推兵力有3160人,规划收容灾民安置营区37处,收容能量1万7320人。第五作战区负责中部地区,投入兵力7765人,其中前推兵力1226人,收容灾民安置营区14处,收容能量2470人。第四作战区负责南部地区,投入兵力6497人,其中前推兵力1478人,灾民安置营区54处,收容能量1万9930人;第二作战区负责东部地区,兵力2387人,其中前推兵力1895人,收容灾民安置营区8处,收容能量1880人。另外,离岛的金防部投入兵力1987人、马防部1480人、东引指挥部652人。应变队兵力布置部分,黄奕炳说,第2、3、4、5作战区第一应变队兵力各200人、第二应变队兵力各300人,合计兵力2000人。山区特战兵力预置部分,预置地点共16处,其中第三作战区4组、24人;第五作战区11组、66人;第四作战区2组、12人,合计17组、102人。

交通方面受到芭玛台风影响,10月3日部分航空及海运交通受到影响,航空部分,合计取消十五个班次,包括:一班北竿往台北,一班松山往南竿,三班往返台东兰屿,一班台东往返绿岛,一班松山花莲,一班金门嘉义,一班金门台中,一班金门高雄,一班金门松山,一班恒春松山。都是受到天候影响。海运部分,台马轮取消今天一航次基隆-马祖,台华轮取消明、后两天共四个航次高雄-马公,丽星邮轮取消明天出发基隆到那霸四天三夜的行程。另外,富冈往返绿岛间,10月4日取消五个航次交通船。

灾情方面台湾海峡受芭玛环流影响,一艘巴拿马籍货柜船,由高雄前往马尼拉途中,10月4日傍晚在澎湖西南遇到恶劣天气沉没,最少证实1人丧生、10人失踪,两岸搜救人员救起缅甸籍船长及两名船员,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亦派出直升机协助搜救。高雄港务局说,出事的银海号货柜轮,排水量1,300多吨,由台湾船公司代理,当日中午驶离高雄,港务局于该日傍晚,接获货柜轮发出遇险求救信号,随即展开陆空营。至于台湾陆上则多处下大雨,台东一名44岁人士渡过溪流时,被暴涨的溪水淹死;宜兰三星乡累积雨量达900毫米,当局强制撤离低洼地区居民,宜兰县10月6日继续停工停课。芭玛台风一直至10月14日,依然对台湾造成影响,持续徘徊在南海使水汽北上,配合东北季风吹袭的共伴效应,已让台湾迎风面的东北部宜兰和花莲连日降下大雨,10月12日宜兰局部地区停班或停课。香港在10月3日16时,台风芭玛集结在北纬17.9度,东经121.9度附近,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约为每小时145公里,预料芭玛向西北移动,时速约12公里,大致移向香港东南方1000公里的吕宋海峡和翌日香港邻近海域有暗涌。在23时,台风芭玛集结在马尼拉以北约430公里,预料在未来两三日于该区附近徘徊。

虽然芭玛早已经于10月4日早上至中午时分已经进入香港800公里范围内,并曾一度于香港约600公里处略过,可以使香港发出一号戒备信号,但由于芭玛暴风圈于进入吕宋海峡后,随即受到中国大陆的东北季风和另一热带气旋茉莉的共同影响,暴风圈的雨云和结构变得涣散,强度也明显减弱,不会为香港做成影响。加上芭玛移动路径相当飘忽,而且有明显向南移动的趋势,离开香港的热带气旋警戒范围,所以香港天文台一直没有为此发出警告。但当局估计芭玛在吕宋北部略过后,会再度与迫近的茉莉出现藤原效应,转向西北方向移动,进入南海,届时香港风势会受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下会显著增强。但由于芭玛在吕宋西北沿岸登陆后,再采取一个向东的方向略过吕宋的山脉,使中心强度再度减弱,其后芭玛再转向西移动,再一次略过吕宋的山群,但因芭玛竟然能一直维持于热带风暴的强度进入南海,故香港天文台预计在芭玛和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下,华南沿岸会变成有雨和大风的天气。

在10月10日16时,芭玛集结在东沙之东南偏南约320公里,预料向西移动,时速约12公里,穿越南海北部,大致移向海南岛。虽然芭玛的中心早于10月8日晚上再度进入了香港800公里范围内,但其暴风圈受中国的东北季风影响,雨带却一直只影响南海中部,华南沿岸仍然大致天晴和干燥,惟在在东北季风及热带风暴芭玛的共同效应下,华南沿岸风势逐渐增强,由于主要影响香港仍旧是东北季风,故天文台在10月11日2时50分发出了强烈季风信号,与2007年的台风利奇马情况相似。在同日5时,芭玛集结在东沙之西南偏南约310公里,预料向西移动,时速约12公里,穿越南海北部,大致移向海南岛。在16时,芭玛集结在海口之东南约400公里,预料向西北偏西移动,时速约14公里,穿越南海北部,大致移向海南岛。中国大陆当地发布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海南省) 芭玛10月12日早上登陆万宁市北部沿海地区,海南西北部吹强风,五指山以北普遍地区雨量介乎100至300毫米,其中临高博厚镇雨量超过450毫米。芭玛吹袭海南期间,4名渔民在东澳镇出海收网时因渔船翻沉而堕海,其中3人死亡、1人失踪,3万多人需疏散到安全地方,受灾人数超过163万,经济损失超过2.3亿元人民币。越南在10月13日08时,强烈热带风暴芭玛集结在河内之东南偏东约160公里,预料向西缓慢移动,穿越北部湾,大致移向越南北部。芭玛已经在10月14日下午于越南北部登陆,并减弱为一热带风暴。在17时(UTC+7),芭玛集结在河内之东南约100公里,预料向西缓慢移动,并逐渐减弱。芭玛随后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并在10月15日凌晨5时前再进一步减弱为一低压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