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清祝
谢清祝(1904~1981)潮剧女丑。潮阳县人。其父为生活所迫往新加坡谋生,年仅9岁的谢清祝靠亲邻相助,学做风炉度日。3年后与大哥投铁四爷(旧时戏班的把头)戏班,当合同工。初时演杂角,14岁时学演婆角,16岁时演《和睦成亲》,饰剧中后母,初露头角。24岁被当时教戏的林如烈先生看中,介绍给新正顺香班当师父兼演员。后又参加老正春香班,26岁时来汕头市参加新中正兴剧团。他先后参加过的戏班有老正顺香、一枝香、老梅正、老玉春香、赛宝、怡梨等剧团。谢清视先后到过香港、泰国等地演出,在香港参加过老正兴班,后因日寇入侵,回到家乡溪南一带的纸影班教戏,生活困厄,又往炮台卖风炉。4年后入赛宝剧团。建国后被吸收到怡梨潮剧团。20世纪60年代初,被聘到汕头戏曲学校任教。谢清祝演过的戏,除《和睦成亲》外,还有《箍桶案》、《海瑞上京》、《嫦娥奔月》、《千里驹》、《蝴蝶西施》、《报夫仇》、《双痴哥》、《杨子良讨亲》、《肥大姐》、《颠倒残云》、《金来清》、《骑驴探亲》、《铁弓缘》等。他扮演过许多角色,有彩旦、武生、花脸丑、裘头丑、官袍丑、项衫丑、褛衣丑等,而最拿手的是女丑,女丑是他自己“偷”学来的。一次,他随老玉春香到泰国,见同班的钟坤先生在《八仙图》中的女丑表演很成功,便暗地学他的演技。后来,又主动地向钟坤请教,学习了《杨子良讨亲》、《占婚误》、《扛石》等几个戏中的女丑表演艺术。谢清祝学艺心专,他细心揣摩别人的戏,汲取其优点,自己再创造新的手法;同时经常利用时间深入生活,或到溪河旁看妇女洗衣时的姿态,或到市肆庵庙看妇女的行动言笑,他特别注意妇女争吵的面部表情和手脚动作,经过提炼,维妙维肖地再现于舞台,由此创造了一套独具一格的女丑表演艺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