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中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江西省高安中学

江西高安中学创办于1907年,是江西省一所历史悠久、颇有影响的优秀重点中学,被国家“三委”评估小组组长张序三中将誉为“普通教育的一面旗帜”。近年来被评为“全国贯彻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学校”、“江西省青年教师工作先进学校”、“全国苏步青数学奖提名奖”、“江西省数学教育先进集体”、“江西省绿化先进单位”、“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西省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实验基地”、“江西省文明单位”、“教育部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先进学校”,2001年教师节,中央电视台10频道《当代教育》栏目,《全国百名校长访谈》,专题报道了熊辉如校长,《人民教育》2002年第四期用近三万字报导高安中学。

学校占地一百二十亩,樟竹掩映,花草繁茂。总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有400米跑道的大操场、绿茵足球场,有合乎竞赛标准的游泳池;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教师、学生阅览室订有报刊杂志400多种;有设施齐全的实验楼,实验装备达一类标准;现代教育技术楼已投入使用,有200多台计算机,有64座多媒体语音室5个、多媒体教室5个,另有校内电视台、超长波发射台,每班教室装有闭路电视;生活上有全省一流的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50多名,其中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50名,5人受国家教育部表彰,2人参加高考命题,20多人分别担任省、地、市学科教学研究会理事或理事长,有6人评为宜春市学科带头人。

高安中学自创办以来,培养了30000多名毕业生,涌现了一大批品学兼优、成绩斐然的人才。原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革命家熊雄,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物理学家、教育家吴有训,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数学家、教育家傅仲孙,原中国对外贸易促进会会长、外贸部副部长贾石等,都毕业于高安中学。恢复高考20多年来,高安中学为全国高校输送了9000多名学生和一大批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骨干,为祖国现代化建设、高安经济的腾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高考升学率一直名列全省前茅,雄居地区第一,1999年高考我校975人参加高考,录取763人,上600分以上29人,为全省第二名;2000年高考我校920人参加高考,录取823人,上600分以上24人,为全市第一名。2001年高考我校1058人,参加高考,录取998人,上600分以上177人,在全省遥遥领先。刘洁同学以卷面分693分竞赛加分20分,总分713分,名列全省第一名。近十多年来,学科竞赛捷报频传,获省级以上奖近450人次,其中作文、数、理、化竞赛多次获江西赛区团体第一名。学生作文遴选编入《中国名校作文大观》,尤其是高中数理化等学科竞赛连年进入全省团体总分前三名,是江西省数、理、化三科竞赛连年同时进入总分前三名的唯一的一所学校。学校被遴选编入《中国教育大辞典》。

2002年,我校高一招生在原有基础上将继续扩大招生数,我们仍面向全市招生,考生自愿报名,我校按志愿录取。欢迎广大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我校,并祝你成功,祝你在高安中学这块芳香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高安教育集团简介

时下,“高安教育集团”这个名字虽已广为人知,但对于“高安教育集团”的深入了解也许知者不多。为何要组建集团?集团内部构成怎样?集团的前景如何?诸多问题颇引人关注。

历史抉择

为何要组建集团?这是历史的抉择。在前几年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大潮中,“做大做强”、“合并重组”正成为全国经济和教育两大战线的热门词汇。在教育界,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希望子女挤进重点学校的家长越来越多。基于此,国家也相应作出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加强重点校的建设的部署。于是,各地大中学校的合并重组,易地扩建便成了一种潮流。高安教育集团正是在这股潮流的裹挟中应运而生的。

众所周知,在高安有两所中学在省内颇负盛名。这就是素有人才摇篮,江南名校之称的百年老校高安中学和建校仅26年的后起之秀高安二中。近年来两校办学各有特色,教学质量不相上下。两校共同撑起的高考大旗历年都使高安享誉省内外。“高安是教育大市,高安是教育强市”的名声广为流传。高安的形象,令世人刮目。于是,不仅高安市内的学子慕名两校,就连市外的生源也开始逐年流入,以至后来两个学校都年年面临校舍告急的难题。校舍紧,要扩建。而要扩建,又缺地皮。地处闹市,已被商业街区围困的两校根本无伸展拳脚的余地。只有跳出去,才能有发展。中共高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高安中学易地扩建”和“组建高安教育集团”的重大决策,经过三年的建设和一年的筹备,终于在2005年9月胜利完成了高安中学新校建设和高安教育集团顺利运作的历史使命。市委、市政府用巨匠之笔,为高安教育写下了历史新篇章。

集团构成

高安教育集团现由三个分校组成。新落成的高安中学为东校区,占地600余亩。全新的校园,呈现出一派现代化气息。各种教育教学和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环境优美,令人神怡。办学体制为国有全日制高中,规模为高中三个年级120个班,可容纳学生7200余人,现有教职工270余人。原高安二中为南校区,校园面积85亩。为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和保持集团内部竞争机制,校区另开设国有全日制高中班,目前建制为三个年级45个班,学生3700余人,教职工260余人。经过26年的建设,南校区仍然保留校园环境美丽舒适,各类设施齐备优良的优势。原高安中学则称北校区。由于该校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吴有训的母校,故而北校区又名吴有训实验学校,办学体制为国有民营。主要开设高考补习班,全日制初中班和小学班。现有各级教师150余人,学生3000余人,49个班。

高安教育集团实行总校、分校二级管理。总校设总校长、党委书记、常务副总校长兼党委副书记三职,下辖人事、后勤、财会、教导四部,并聘任总顾问1人。各分校分设校长、书记各一人,校长助理各2人。集团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校务委员会,由集团总校长、党委书记、常务副总校长兼党委副书记、集团各部部长和各分校校长、书记共13人组成。

集团前景

如果说小帆船难抵急流,那么大航母理应不惧风浪。组建教育集团,目的正是为了顺应世界潮流,抵御改革风浪,创办一流名校,满足人民需要。应当说,高安教育集团的前景是宽广美好的。

首先,集团的教育资源在高安是空前优质的。她有集全市之力一次性建设完工的现代化东校区,有经政府多年政策倾斜、资助而发展完美的南校区和北校区。三个校区的教育教学设施、工作生活条件是一般学校难以攀比的。她还有一支由原来两所老校教学精英和刚从各地择优招聘的强手组成的教师队伍,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多达160余人。另外,多年来两所老校为高安创下的教育品牌所具有的吸引力,使教育集团有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学生来源。

其次,集团的管理力量有所增强。联合前的两所老校都是省内名校,各自形成了各自的管理特色,积累了各自的管理经验。两校强强联合组建集团之后,两校管理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因而可产生引领高安教育集团这艘航空母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

再次,集团身后有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支持。可以说,高安教育集团代表着整个高安的教育形象,关系着全市无数莘莘学子和家庭的前途命运。因此,人们对高安教育集团寄予着很高的期望,人们也必定会关注她,支持她。

那么,高安教育集团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呢?不是,高安教育集团仍然面临着挑战与风险。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自不必说,关键是集团内部的有机融合。高安教育集团毕竟是由两校合并而成,两校人员在观念、习惯上多少会有不合拍的地方,集团的一些新政策、新制度也会有和以往两校作法相悖之处。加上集团设有三个分校,分校与总校以及三个分校之间,又必然会有新的矛盾。而且,由于东校区属尚未彻底完工的新校,许多看似优良的设施实际并没有给师生带来方便,师生由此产生的怨言在所难免。所有这些,都是集团发展的障碍,有待逐步清除。

也有人把高安教育集团比喻成一只大鹏,具有老高安中学品牌效应的东校区象大鹏之身,分处锦河两岸的南校区和北校区象大鹏的两翼。只有三校区齐心协力,高安教育集团这只大鹏才能永远向着东方,迎着阳光,展翅高飞。人们希望如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