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疮痂病菌
柑橘疮痂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在柑橘产区危害严重。其有性阶段属于子囊菌亚门、腔囊纲,在中国尚未发现。病菌初次侵染来自带菌苗木、接穗和种子,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组织或芽鳞片上越冬。当春暖潮湿的季节到来时,病组织上产生的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经表皮或伤口侵染嫩枝、新梢、花和幼果,数天后形成病斑并再继续产生孢子,开始2次及多次重复侵染,直到入秋又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与寄主的品种、树龄、组织的老嫩以及气候栽培管理水平有关。此外,这个属的另一个种引起葡萄黑痘病。其他如甘薯、蓖麻、玫瑰和扁豆等也是该菌的寄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