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粉痂病菌是细胞内专性寄生菌,属鞭毛菌亚门根肿菌纲的根肿菌目,1841年即在德国被发现,中国还无正式报道。病薯上形成易散落的粉痂,其中包含有病菌的休眠孢子囊,在土中或薯块上越冬,成为次年初次侵染的来源。土壤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一般不成灾。处理种薯、轮栽、抗病育种,是防治的主要途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