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林村
1、云南省金平县老勐乡苦竹林村村情概况苦竹林村隶属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乡,地处老勐乡东边,距老勐乡政府所在地38公里,到

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金平县138公里。东邻元阳县,南邻,西邻新安里村委会营盘乡,北邻和平村委会。辖 苦竹林、水塘等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05户,有乡村人口1753人,其中农业人口1753人,劳动力89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14人。全村面积29.49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4960亩,人均耕地2.9 亩,林地13830.5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8年种植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2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4%。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5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该村目前正在计划大力发展发展经济林果 产业。农村经济该村有耕地总面积4960亩(其中:田970亩,地3990亩),人均耕地2.62亩,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等作物;

拥有林地 7318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7亩,主要种植草果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17379亩,其他面积14965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8年种植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2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4%。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6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2万元;畜牧业收入9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143头,肉牛36头);林业收入20万元;工资性收入25万元;其它收入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7人,在省内务工48人,到省外务工18人。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路,有2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6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65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9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9户。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离集贸市场3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摩托车13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70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97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1亩。到2008年底,全村9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2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居住砖木结构;34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有18户居住其他结构。[1]
2、云南省梁河县平山乡苦竹林村苦竹林自然村隶属于平山乡核桃林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8 公里,距离乡政府20公里。国土面积

3712亩,海拔1870米,年平均气温14.4 ℃,年降水量1530.5毫米,适宜种植水稻、包谷等农作物。有耕地73亩,其中人均耕地0.6亩;有林地36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9户,有乡村人口120人,其中农业人口120人,劳动力5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1人。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 39 %;畜牧业收入10.5万元,占总收入的 51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9头,肉牛3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 %;林业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 2%;第二、三产业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 7 %;工资性收入0.6万元,占总收入的 3 %。农民人均纯收入860元,农民收入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7人(占劳动力的 12 %),在省内务工2人。[2]
3、四川省犍为县泉水镇苦竹林村苦竹林村,是四川省犍为县泉水镇的一个村,原称光荣村,上世纪80年代,因为当地的苦竹众多并且出奇的粗壮,所以改名为苦竹林村。苦竹林村距离犍为大约35公里,石泉公路、石黄公路贯穿全村。该村分为4

个小组,村子里的双河(因处泉水河和黄丹河的交汇处而得名),因为双河处于石泉公路、石黄公路的交汇处而成为苦竹林村的中心。该村的煤矿资源丰富,曾经有4个煤矿,现在有2个煤矿。另外,该村还有一个扬湾砖厂,其生产的砖远销四川各地。该村主要以种植稻谷、玉米、红苕、大豆、胡豆等为主,近年来又开始发展林业,很多村民都积极栽种国外松、巨桉树、良种竹。
村里地名:双河(苦竹林村的中心)、马儿湾、马德沱、康家坝、塘儿湾、潘家山、保管石、灯包山、酸枣儿坪、柿子坪、花坟山、二捱碥、新农村、扬湾、方田湾、尖峰山、王家湾
村辖面积:约30平方公里
村籍户数:约210户
村籍人口:约1000人
村内公路:石泉公路、石黄公路、苦黄乡村公路、苦康乡村公路、扬湾乡村公路、王家湾乡村公路
企业:扬湾煤矿、扬湾砖厂、王家湾煤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