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保巩
奥保巩(1847.1.5-1930.7.19)福冈县人,元帅陆军大将,第8任参谋总长。日俄战争时期的第二军军长。连续打退了俄军大规模反攻。此人在当时并非长州藩军阀系,也不是萨摩藩军阀系,能在名将如云的当时崭露头角。获得元帅称号实属不易。
生平简历

小仓藩士奥保矩长子 原名奥为次郎。曾参加戊辰战争。1872年4月18日初任陆军大尉。1874年以少佐大队长参加第一次远征台湾,1877年参加西南战争的熊本守城战,率一个大队突破对方包围,和援军联络成功,战场晋升为步兵第14联队长代理。后历任步兵第14联队长,步兵第10联队长,近卫步兵第2联队长。1885年5月21日晋升陆军少将,历任步兵第7旅团长,近卫步兵第1旅团长,东宫武官长兼东宫大夫,近卫步兵第2旅团长。1894年11月29日晋升陆军中将,代替野津道贯任第5师团长。参加中日甲午战争,参加平壤战役,鸭绿江渡河和牛庄战役,1895年8月20日封男爵。桂太郎辞去台湾总督后,有人推荐他继任,被他以军人不问政治拒绝,后历任第1师团长,近卫师团长,东京防御总督,东部都督。1903年11月3日晋升陆军大将,军事参议官。日俄战争爆发后于1904年3月6日任第2军司令官。率领三个师攻克南山,切断旅顺和俄军主力的联系,转兵北上,在得利寺迂回击败4万来解围的俄军,建议满洲军司令大山岩元帅不等攻克旅顺,应趁势大举北上,为支援渡过太子河进行迂回的日本第一军黑木为桢部,他在正面发动强攻,并迫使俄军将本来要反击日第一军的部队三个军拿来恢复阵地,经过一系列尸山血海的大战,俄军终于败退并放弃辽阳,日军前出至沙河一线,他的第二军在沙河、黑沟台两次击败俄军的反扑,并在奉天之战中最后一次打退了俄军的反扑。他的顽强超越了历来以顽强著称的俄军。日俄战争胜利转任军事参议官,接替儿玉源太郎出任参谋总长。1907年9月21日升伯爵,1911年10月24日授予元帅称号。1912年1月20日参谋总长辞职,2月24日改任议定官。1928年11月2日授予大勋位菊花大绶章。1930年7月19日去世。为人谦逊,不问政治,在晚年几乎被公共遗忘。曾获一级金鵄勋章。长子陆军少将奥保夫伯爵(陆士17,陆大30)。南山之战奥保巩大将率领的第二军总共有东京的第一师团,名古屋的第三师团,大阪的第四师团再加上野炮第一旅团,骑兵第一旅团等,由于人太多,而日本当时的海运能力实在有限,全国加起来也就60万吨多一点,因此虽然在海上可以自由往来,但全部登陆过程还是花了二十多天。5月5日开始登陆,5月13日登陆完毕。立即直奔大连以求孤立旅顺。5月26日早上5点开始攻击南山,结果在俄国人的野炮和机枪的交叉火力下,死伤惨重。奥保巩都打不下去了,在第四师团长小川又次中将坚持下又攻了一次,这次有海军舰炮支援,下午5时开始攻击,8点攻克南山,当一天4300人的阵亡数字上报到参谋本部的时候,参本特地派人来打听是不是错了一个零,怎么可能打个南山损失了几乎一个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