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VP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SCVP=self-condensing vinyl polymerization

自缩合乙烯基聚合

SCVP
SCVP机理

Fréchet等在1995年提出自缩合乙烯基聚合(SCVP)。SCVP反应所用的单体通式为AB,其中A为乙烯基,B经活化后成为B*,作为引发中心。链引发是由B*向另一单体的双键加成,形成具有两个活性基团(B*,引发中心A*增长中心)和一个双键的二聚体。每一个B*和新生成的A*都能与另一个分子的乙烯基以同样的方式反应(图5)。由于在聚合过程中消耗乙烯基,同时又表现出典型的缩聚反应的特征,因此这种反应被命名为自缩合乙烯基聚合。原则上,SCVP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乙烯基聚合,包括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自由基聚合、原子转移聚合、基团转移聚合等,这取决于B基团的性质和其活化的类型。若B可以被路易斯酸活化以产生缺电子引发单元,该引发单元就可以与A通过活性碳阳离子机理反应。

SCVP
SCVP法合成超支化聚合物

Frèchet利用此概念实现了苯乙烯类单体3-(1-氯乙基)-乙烯基苯的聚合反应,得到了超支化结构的聚合物。在该反应中,苯乙烯的双键与被SnCl4活化的1-氯乙基苯聚合。聚合过程包括活性阳离子和休眠基团(卤代苯及路易斯酸)的快速转换。为了获得较为规整的低分散度聚合物,在体系中加入了四丁基溴化铵以降低活性离子对的寿命。由于活性单体ABX本身就是混合物,在增长过程中大量活性位置的存在和活性与休眠基团的快速平衡,使得增长以近于统计规律进行,最终得到的是高度支化的大分子产物(Mn>100,000)。如果B被活化为活性自由基,并且可以同A反应,则可以按活性自由基聚合机理反应。

SCVP
SCVP中单体向二聚体加成的可能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