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农村社区信息化
在统筹考虑我市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建设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基础数据库,农村社区应用集成框架平台、农村社区台帐和村务公开管理系统、农村社区信息采集和共享交流系统和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对外门户网站,并完成基础数据初始化实施。
1.农村社区应用集成框架平台
建成支撑具体业务应用的应用集成框架平台,有利于数据整合,避免“信息孤岛”,也能够保护投资。农村社区应用集成框架平台实现与市电子政务统一用户管理平台的整合对接,利于市电子政务工作平台无缝地访问本平台业务系统应用及用户数据的复用。
2.农村社区基础数据库
建立一个统一的农村社区台帐管理工作平台,统一管理政府部门要求上报的台帐和内部管理台帐,改变原有手工报送与工作检查的模式,实现多套台帐的电子化和网上传输,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农村社区台帐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社区工作人员“减负”,为各级领导、政府部门提供更为及时、科学的基层数据,为社区农村赢得更多向居民服务的时间。台帐以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基础数据库为支撑,作为一个数据收集工具,可以从数据库获得填报数据也可在完成台帐后同步更新数源。各台帐利用XML格式,供各部门自定义。农村社区台帐管理系统整合和扩充市电子政务系统的用户并以市电子政务工作平台作为访问接口界面。
村务公开管理系统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为蓝图,配合诸城市村务公开活动,实现在互联网上向村民公开党务、村事务和财务信息。村务公开管理系统在政务专网提供各村工作人员对各种公开数据的录入、发布、管理和维护,并自动推送至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对外门户,同时接受各级群众的投诉、反馈并答复。村务公开管理系统整合和扩充市电子政务系统的用户并以市电子政务工作平台作为访问接口界面。
3.农村社区协同办公系统
构筑起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以及纵向联系,改变社区信息的传递和流动方式,简化和优化社区服务和办事流程,为各级部门营造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的现代化网络办公环境。涵盖日常办公、文件处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电子邮件等方面的日常业务处理。全市村委会有二千余个,农村社区有208个,通过协同办公系统群发会议通知,在线用户收到会议通知,点击后可自动回复,对于在外办事的工作人员或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回复的用户,群发短信另行通知。签到签出,领导可以动态的掌握各层工作人员,日常出勤及外出办事情况。
4.农村社区一站式服务信息系统
全市 20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统一使用此系统,用于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房产业务服务、计生服务、法律咨询、事务处理、社区服务、农业信息咨询,建设专门的一站式服务系统,目的是办事透明、信息公开、提高办件效率、“让百姓少跑腿”。同时诸城市又建立了考核监督机制,辅助以领导监察、公众监督机制,对农村社区工作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各类服务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最终做到“政府安心、群众满意“的良好格局。
5.农村社区信息共享交流系统(后台)
针对各业务应用和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对外门户网站的需要实现信息共享交流应用系统。农村社区信息共享交流系统利用了部分市电子政务的已有资源,通过与市电子政务工作平台的整合和二次开发可以实现与上级各条线部门的互联互通和数据报送,实现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农村社区信息采集和共享交流系统整合和扩充市电子政务系统的用户。
6.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对外门户网站
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对外门户网站实现了既可以独立运营,也可以作为“潍坊·诸城”政府门户网站的“社区版”运营。建立了诸城农村社区信息化事务的一个统一的信息发布和接受群众反馈的窗口,为各农村社区、各村镇实现居务公开、村务公开,发布公示公告,发布各种政策和服务信息,进行宣传,配合各类主题活动的组织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的平台。
农村社区管理及服务平台作为诸城市建设、运作、发展的重要系统,符合市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在建设中要遵循了大系统概念:实现了与市电子政务系统的整合对接,实现了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用户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统一的应用注册和配置管理,统一的业务系统接口和统一的注册应用监控。农村社区管理及服务平台的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于市电子政务工作平台之上,实现了统一的政务网络、统一的用户访问界面,统一的用户管理和延展,信息采编报送的对接、对外门户网站的整合等。这样的思维方式极大地有利于建设一个可以适应管理制度改革、应用功能增加、一体化服务制度变化的一口式服务系统,以使本系统平台能借助区各级信息化建设的力量而走在政务改革、发展的前列。
诸城市依据“数字诸城”发展规划,按照“ 政府主导、全市统一、 资源共享、分级负责、发展社区”的工作原则,开发完成了覆盖全市 20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1329个村的网站群和农村社区应用软件平台,实现了诸城市社区综合服务网、各农村社区中心服务网、村级网站的三级纵向互联和 208 个社区服务中心、1329个村(居)之间的横向互通,搭建了崭新的平台。
全市20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建成和运用,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并受到了各级媒体的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009年8月18日,诸城市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