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赵元

赵元

一、[约公元一二一五年前后在世]字直之,号愚轩,定襄人。生卒年均不详,约金宣宗贞佑中前后在世。经童出身,举进士不第。以年及调巩西主簿。未几失明。自少攻书,作诗有规矩。泰和(公元一二o一年以后)以后,有诗名河东。李纯甫作诗称之,名益高。南渡(公元一二一四年)后,往来洛西山中。为赵秉文、雷渊、崔遵等所重,每虚左以待。元既以疾废,万虑一归于诗,故诗益工;其五言平淡处,为他人所不易及。

二赵元,字善长,涿州范阳人。辽天庆八年登进士第,仕至尚书金部员外郎。辽亡,郭药师为宋守燕,以元掌机宜文字。王师取燕,药师降,枢密使刘彦宗辟元为本院令史。天会间,同知蓟州事。有贼杀人横道,官吏圜视莫知所为,路人耕夫聚观甚众。元指田中释耒而来者曰:“此贼也。”叱左右缚之,遂伏。僚吏问其故,元曰:“偶得于眉睫间耳。”其后朝廷立磨勘格,凡尝仕宣和者皆除名籍,元在磨勘中。

金史齐国废,置行台省于汴,选名士十余人备官属,元在选中,授行兵部郎中。行台徙大名,再徙祁州,及宗弼再取河南,元皆摄户部事,赋调兵食取办。天眷三年,为行台右司员外郎,囚有杀人当死者,行台欲宥之,元不从,反复数四,势不可夺,乃仰天叹曰:“如杀人者可宥,死者复何辜,何欲徼己福而乱天下法乎?”行台竟不能夺。改左司员外郎,摄吏部事。在行台凡十年,吏事明敏,宗弼深知之,行台或有事上相府,宗弼必问“曾经赵元未也?”其见重如此。为同签汴京留守事,改同知大名尹,用廉迁河北西路转运使,历彰德、武胜等军节度使,以老致仕,卒于家。

三、[明](?至一三七二?)元一作原。字善长(明画录分列原、善长两条误),山东人,居姑苏(今江苏苏州)。画山水师董源,学周君画天香深处图。雄丽可雁行王蒙其墨竹尤得简贵一法。至正二十一年(一三六一)作友竹图。二十三年(一三六三)为顾阿瑛作合溪草堂图,阿瑛自题之。洪武五年(一三七二)在毗陵作听松图,此顷被徵至亦图往贤著功名者像,应对忤旨,被套杀。《云林集、图绘宝鉴、六研斋笔记、列朝诗集小传、无声诗史、明画录》

三、赵元(见图),女,笔名画眉,现为北京《职业女性》杂志编辑部主任。写着或写过《京华时报》,《上海新闻午报》,《女性大世界》,《新京报》,《广州日报》,《南方周末》,新浪网等多家知名报刊,网络专栏,及《时尚》,《瑞丽》,《世界都市》,《风采》,《风韵》,《希望》,《时装》,《好主妇》,《健康之友》,《秀》,《优雅》,《花溪》,《女友》等市面上90%畅销时尚杂志。著有都市随笔集《胭脂秀》,《林黛玉的短信息》,小说集《谁能陪谁到永远》等。

四,赵 元 男,1923年6月出生,广东省台山市人。满族。归侨。中国科学院广州昆虫研究所,现省昆虫学--白蚁研究工程师。经过50余年的白蚁防治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和成果。1975年春广州东方宾馆召开我国有史以首次白蚁学术讨论会议。1982年在福建省惠安县召开我国首次堤坝白蚁学术讨论会议。1、对挖巢方法消灭家白蚁的商榷;2、家白蚁的补充型繁殖的观察;3、灭蚁灵“土、家白蚁的诱杀效果;4、分群消灭白蚁的有利时机;5、对家白蚁分群观察;6、堤坝白蚁的几种治理方法;7、家白蚁生物学中的“两种蚁王”和“吸水线”应予澄清;8、对灭蚁粉中升汞杀卵和冬季使用硫磺有增效作用的验证;9、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36/标记法对家白蚁活动规的初步观察;10、关于土栖白蚁“通气孔”问题的商榷;11、用低放射性强度13I198Au与198/Aa标记家白蚁的试验;12、黑翅土白蚁分群孔与离巢方位的关系;13、痛定思痛,切记慎小节才能防大患--蚁患酿成管涌是“千里金堤,溃于蚁穴的祸根。1952-1986年培训技术人员一万人以上台湾泌乳白蚁(家),长江以南诸省、市、地、县培训堤坝白蚁技术人员达三千人以上。并先后获锦旗和奖状30多面。论文中国白蚁学论文选刊载1950-1992年刊载。此外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画报近100余篇。获省科技奖几项。广州广史资料广州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刊载。《广东白蚁及其防治》一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