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坐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陕南花鼓曲种是丑、旦二人以坐唱方式用陕南花鼓调演唱民间故事的地方曲种。在春节社火活动中则成为载歌载舞的歌舞形式;亦有搬上舞台后角色化的戏曲形式。

作为唱腔音乐的陕南花鼓调,主要由汉江中上游的“上河调”和汉江中下游的“下河调”组成。上河调曲牌有《过四川》、《谢主家》、《赵钱孙李》、《不唱歌儿心着急》等;下河调曲牌有《小小船儿卧沙滩》、《太阳一出照明崖》、《墙里栽花墙外开》等。上河调为五句一个乐段,下河调为四句一个乐段。故事内容丰富,情节较曲折的唱段用上述两种音乐结构不好表达时,则产生了一种表达容量较大的曲体结构——趱字板。民间又称之为数板、垛板。一般从紧随于花鼓调曲牌的第三句或第二句的锣鼓间奏后插入。趱字板变体较多,有的一唱到底,中间不加锣鼓间奏,将一段完整故事情节一气呵成;有的则对较长大结构分成若干段落,插以锣鼓间奏。

伴奏为小型锣鼓乐,包括演唱前的闹台锣鼓;起唱时的“起唱锣鼓”;唱句间的“句间锣鼓’’和唱段结束的“段尾锣鼓”,各有五、六种。

唱词词格多为七言,亦有长短句的。代表曲目有《新媳妇》、《找婆家》、《刘老六》、《刘黑子》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