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绣荷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会宁特产绣荷包、剪纸是会宁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它萌发于乡土、活跃于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远在明清时期当地的剪纸、绣荷包就很盛行,据说这里的绣荷包还被当作贡品进奉给清政府。每逢喜庆的日子,会宁百姓都喜欢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彩布剪成各种各样的图形,把自己的窗子、炕围和门面装点得琳琅满目,春意盎然。不论是巧刀剪出的狮子滚绣球,孔雀戏牡丹,蝴蝶恋红花,还是妙针绣出的龙、荷花、马,个个都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如今,当地妇女都能拿起剪刀、针头,以自己周围的生活为题材,大胆地用夸张变形手法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1990年8月,会宁农民的剪纸《亚运会在北京》等64幅作品,被北京市亚运村艺术部列为亚运场馆的义卖品和馈赠礼品。1996年11月会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会宁的剪纸剪出了名堂,会宁的刺绣绣出了美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