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弓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武夷建瓯特产弓鱼是用传统独特工艺处理过的“弓鱼”。鲜鱼经过

建瓯弓鱼
建瓯弓鱼

“弓鱼”处理,冬天可以保活4~5天,夏天可以保活1~2天,还能除去鱼肉的污泥味。鱼农先用网罗下塘捕鱼,当场用“绳索”一端穿过鱼鼻扎牢,另一端绑扎在鱼的肛门下,这叫“初绑”。而后放入鱼堵或水碓活水中吐污,过1~2小时后,再在鱼的肛门上部用草绳绑住,把鱼弯成弓形,这叫“重绑”,然后放到鱼堵或溪河活水中泡养1~2天,就可应市。

建瓯是座已有3000年历史的古城,这里民俗文化浓郁,其中建瓯弓鱼堪称闽北一绝。

“弓鱼”也叫“绑鱼”,是塘鱼抓上岸后,绑鱼的一种技术。渔农在鱼塘边捕边绑,即用绳子从鱼鼻子穿到唇,尾部绑肛门下,这叫初绑。然后把鱼放入溪河清活水中“吐污纳新”,再行二次弓绑,即头部不动,尾部由肛门下移到肛门上,使鱼弓弯成半圆形。这种弓过的鱼,吃起来特别鲜美,没有鱼腥味。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弓鱼”始于元末明初。弓过的鱼吃起来不但新鲜,而且不臭泥味,又因肛门被绑紧,吃进的新鲜水也无法排出,鱼活的时间特别长,一般可活三天,便于离水后的长途运输、贩卖。时间可达数小时甚至十余小时。这项绑鱼的技术为此被一直沿袭下来。

“弓鱼”作为餐桌上的“奇珍异品”,越来越被海内外宾客的青睐,已被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节目组收进“世界真奇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