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麻鸭

简介缙云麻鸭是我国著名的蛋鸭地方品种,以成熟早、产蛋多、耗料省、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而著称,形成良种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截至2009年,缙云县共有4万多人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从事麻鸭养殖及相关产业,年饲养量达5000万只以上,总产值达60多亿元。
历史记载缙云麻鸭是最早为人类驯化的动物之一。它喜水、耐寒、合群,产蛋率高,繁殖力强。缙云麻 鸭,有悠久的历史,清代乾隆版《缙云县志》中就有记载。
分布区域缙云麻鸭属蛋用型鸭品种,包括Ⅰ系、Ⅱ系、青壳系3个品系。历史上中心产区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分布遍及该县、省内的奉化、金华、丽水、温州、外省的广东、广西、湖北、江苏、上海等地区。
产品特点体躯小而狭长,蛇头饱眼,嘴长而颈细,前身小,后躯大,臀部丰满下垂,行走时体躯呈45°角,体型结构匀称,紧凑结实,具有典型的蛋用型体型。
三个品系的外貌特征亦有所区别,其中Ⅰ系、青壳系鸭的外貌毛色基本相近,母鸭以褐色雀斑羽为主,腹部羽毛颜色较浅,喙呈灰黄色;胫、蹼呈棕黄(红)色;公鸭羽毛深褐色,头、颈及尾部羽毛呈墨绿色,有光泽,但青壳系公鸭的喙呈青色特征比较突出。Ⅱ系鸭外貌毛色较浅,母鸭以灰白色雀斑羽为主,腹部羽毛为白色,头颈部羽毛有一条带状棕色背线,喙灰黄色;胫、蹼呈桔黄(红)色;公鸭羽毛浅褐色,其中主翼羽、腹部、颈部下方羽毛为灰白色,颈部上方、尾部羽毛呈绿色。
缙云麻鸭具有体型小、产蛋多、饲料省、开产早,适应性强和蛋型适中等特点,Ⅰ系见蛋日龄95~105天,150天达90%产蛋率,500日龄产蛋数310个以上,总蛋重为20千克以上,平均蛋重65克左右,蛋料比为1:2.8~2.9;Ⅱ系见蛋日龄85~95天,140天达90%产蛋率,500日龄产蛋数315个以上,总蛋重为21千克以上,平均蛋重65克左右,蛋料比为1:2.8~2.9。[1];
产业发展缙云鸭农凭借缙云麻鸭的品种优势和饲养技术,利用外地的资源和市场,建基地、传技术,逐步形成一个从孵化、饲养、饲料生产、产品加工、交通运输等相配套的主

导产业,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缙云麻鸭产业在从业人数、饲养技术、饲养量及知名度等方面具有优势,199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缙云“中国麻鸭之乡”称号。该县于1999年在新建镇览川村创建了缙云麻鸭良种基地,开展缙云麻鸭的提纯复壮和选种繁育工作。总投资400多万元,占地2万平方米,常年饲养祖代核心群种鸭1万套、商品代种鸭3万套,是浙江省目前规模较大的专业蛋鸭育种基地和浙江省农科院蛋鸭育种综合试验基地及浙江省环保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基地。经浙江省农科院蛋鸭育种专家、缙云县畜牧兽医站和公司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到2005年历时近6年,成功选育了生产性能更优越的缙云麻鸭Ⅰ系、Ⅱ系、青壳系三个纯系,制定了缙云麻鸭系列地方标准和饲养管理规程,“缙云麻鸭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和推广”被列入科技部星火科技项目。基地育成饲养四世代家系选育群和核心群6000羽,配套年孵化能力100万羽。经提纯后的缙云麻鸭,生产性能更加优异,只均产蛋可提高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