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顶雪贡糕
制作工艺怀宁顶雪贡糕选料讲究,做工精细,用本地出产的优质糯米,佐以精细白糖、麻油、桔饼、桂花、核桃仁、青梅、红绿丝等为原、辅料,经炒米、制粉、化糖、拌料、上芯、压糕、润潮、切片等近20 道工序制成。其中制粉工艺独特,米粉存放6个月使用最佳。
历史发展相传清光绪年间,太平人盛梓元在石牌镇开办“盛天长”杂货号,创制了“顶雪糕”。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参加南京地方产品会赛,名列前茅,后因李鸿章将此糕送给慈禧太后品尝,深受慈禧太后的盛赞,此糕色泽洁白,软绵酥松、香甜可口,糕片具有厚薄均匀、搓推似牌、曲卷如纸、点火即燃之特点。被定为贡品,遂称“顶雪贡糕”。建国后,怀宁食品厂认真挖掘传统工艺,恢复生产了当地这一历史名产,初称“双鼎金龙牌贡糕”,1984 年改称“顶雪牌贡糕”。1985年产量300 吨,销往北京、上海及省内各地。
获得荣誉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参加南京地方产品会赛,名列前茅;“顶雪贡糕”曾收录于《中国名食百科》,1985、1989年两度被评为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1990年获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四十年博览会银奖;1995年获全国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优质名牌产品金奖;1998年被安庆市人民政府授予“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并被安徽省旅游局指定为旅游定点产品。[1]2009年,“顶雪贡糕”制作工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