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刘文礼1929年10月生,辽宁沈阳市人。

满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

多年来,从事过合金钢质量、高温合金、真空冶金物理化学、炮钢、超高强度钢及高压容器用钢的研究工作。

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三耐公司副总工程师。

主持“应用纯铁代替紫铜及铜镍合金炮弹弹带的研究”,成果已在几种产品上应用,有的产品已做为储备材料在战时应用。

主持“超高强度钢的研究”成果,已在国产“运十”大型客机上应用。

主持“D6AC超高强度钢的研究”成果,已在几种高压容器上应用,并分别于1982年及1984年通过国家级鉴定。

分别获得:

1985年及1986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及三等奖;

中国科学院“六五”科技攻关奖及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六五”国家科技攻关奖励。

多年来共撰写研究论文50余篇,代表作有《真空下铬从铁熔池中的挥发》、《真空下硫从铁硅二元合金中的挥发》、《D6AC超高强度钢的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用4140超高强度钢的研究》等。曾入编《当代世界名人传》。

2.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文礼
刘文礼 教授

刘文礼,男,1965.8,中共党员,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利用系,中国煤炭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制备与处理专业委员会。

学习工作简历

●1987年于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2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在矿物加工利用中的应用

●1995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8年底获得博士学位

●1999-2000年初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电力传动与电力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并随后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细粒矿物的分选、粉体加工工程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废水处理及过程模拟与优化方面的技术开发研究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次,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次,获得2002年度煤炭工业技术创新十佳优秀科技人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