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安村
前黄安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全村有435户1300人,耕地2510亩。2003年以来,前黄安村村支“两委”坚持“农业稳村、科技兴村、打工富村、林业绿村、牧业强村、文明建村”六大战略,突出抓好新兴产业建设,带领广大村民走科技富民、科技兴村的发展之路。
前黄安村是一个既无矿产资源,又无企业的纯农业村,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2003年以前村民年人均收入不到1700元。2005年,前黄安村村委会主任裴海平带领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决定依靠科技走农业调产之路。近年采,全市积极鼓励发展高效农业。历来有干、水果林种植传统的前黄安村抓住机遇,招种植核桃、红枣,苹果等作为衬里农业重点的调产项目,目前已栽植核桃树、苹果、花椒 50000余株,嫁接优质红枣12000余株。为了扭转过去农户分散种植产量低、效益差、科技含量小、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的状况。前黄安村在市、县科协部门的帮助下,成立了农函大科技培训学校,并聘请相关部门的高级农艺师向村民们传授苹果、核桃、红枣的科学栽植方法和嫁接技术,獭兔、鸡的科学养殖技术,先后有127名村民取得了农函大毕业证书。核桃是前黄安村农业调产的主导产业之一。为了把核桃产业做大做强,该村村支“两委”在积极引进晋龙1号、晋龙2号、辽核1号等核桃新优品种进行试种的同时,组织成立了一支56人的技术服务队,对核桃树进行科学管护,并对种植核桃的农户每季度进行一次培训,要求农户在核桃的选苗、栽植的行距、坑的大小上都精心挑选、科学规划。为了保证核桃的质量,种植核桃的农户全部兼种低秆作物。如今,前黄安村已经被成片的核桃林所环绕,仅核桃种植面积就达1600亩,产值达240万元。此外,苹果以及其他经济林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有400多亩,产值也达40万元。
2006年,该村村支“两委”带领村民自发成立了平定县东安农业生态专业经济合作社。该合作社设有种植业分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和手工业装饰分会,共有会员260人。为了增加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该合作社加工协会对村民每年生产的核桃、苹果、小杂粮及獭兔、鸡进行深加工,为村民农产品的销路搭建平台。合作社每年总收入可达70余万元,为每位村民直接增加经济收入2700元。
为了加快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前黄安村针对村皇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因地制宜发展鸡和獭兔养殖,为村民增收再添新途径。獭兔的养殖可以说是前黄安村的特色产业。2007年8月,村支“两委”在经过对獭兔产地的调研、考察和对獭兔市场的分析后,引进了45只种兔进行试养,到2007年底獭兔已发展到1000余只。2008年以来,前黄安村开始大规模发展獭兔养殖,并以合作社筹资的方式,投资70余万元建成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园区。该养殖园区拥有标准笼具200多套,并常年聘请3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保证獭兔的品质。到2008年底,该养殖园区獭兔的存栏数达5000余只,年出栏10000余只,年收入达30余万元。这一成本低、周期短,产量高、价值大的新兴产业极大地调动了前黄安村人发展獭兔养殖业的积极性。
近年来,前黄安村累计投资200余万元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先后硬化了通村路、通庄路、通户路和机耕路共23公里,以及平安集贸市场和600e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完成通道绿化10公里,荒山造林3600亩,栽植油松、侧柏、白杨等36万株,既方便了村民,又美化了环境。前黄安村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公路建设模范村”和“文明生态示范村”的称号。
为有效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前黄安村先后修建了5眼200立方的水窖、50眼50立方的旱井,实现了旱井自来化入户工程。村支“两委”还通过广播、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向村民进行普法教育,积极倡导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等理念。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前黄安村连续多年没有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发生。除此之外,村里还建起老年活动室,购置了文化健身设施,免费为123名老年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投资两万余元帮助特困户完成了危房改造,帮助10余名特困学生解决上学难的问题。
如今的前黄安村环境优美,安定和谐。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串、计划生育率均为100%。2008年,前黄安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3300余元。如今,前黄安村村民致富的门路宽了,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