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郡
东晋置。
永嘉郡前身为秦朝的闽中郡,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四县置永嘉郡,属扬州,建郡治于瓯江南岸(今温州市鹿城区)。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4县。相传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后名鹿城。是为永嘉建郡之始。422年(南朝宁武帝永初三年)谢灵运贬至永嘉郡,遍历诸县,多有题咏,成为山水诗鼻祖。前此数年,郑缉之撰《永嘉群记》,是温州最早的地主志,今存孙诒让辑本一卷。
南朝宋元嘉末,郡属会州,孝建改元(454)属东扬州;孝建以后至齐,扬州、东扬州,屡有分并。梁末罢东扬州设缙州,废永嘉郡,陈天嘉时(560-566),东扬州、永嘉复为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平陈后,罢天下郡制,以州统县。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合并,称永嘉县,属处州。592年处州改名为括州。州治设于括苍(今丽水市)。遂废永嘉郡。
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恢复永嘉郡,辖括苍、永嘉、松阳、临海4县。郡治驻括苍(丽水市区),仍属扬州。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平李子通,五年以故永嘉郡地置东嘉州,析辖永宁、安固、横阳、乐成4县。
太宗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入括州。高宗上元二年(675),析括州之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治设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隶江南道。
玄宗天宝元年(742),改温州为永嘉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为温州,先后隶浙江东、西道。
宋咸淳元年(1265),以度宗潜邸升温州为瑞安府。
元温州路,明清温州府。今天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