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2004年开始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首要任务,是党最根本的思想建设。实施这一工程,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研究 重点,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形成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形成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队伍。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工程。中央决定实施工程,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工程启动以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的辛勤努力下,各项工作开局良好,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团结和凝聚了广大理论工作者,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潮正在形成,工程的主旋律作用正在体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大学名单

(随机顺序,名单不完,请您完善)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南开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