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昌
个人简介
朱鸿昌 广东人 武汉市鸿昌皇冠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业经历1986年,朱鸿昌离开国营公司下海做洋酒进出口贸易,“最初的生意并不大,只有数十万本钱”。
1988年,投资房地产;借对洋酒的熟稔开办夜总会,在上海投资1000多万元开酒店,但一系列盲目投资以失败告终,他的生意跌入最低潮。
1998年,他见到儿时的朋友王先生,王先生关于烘焙行业美好前景的描绘,让他颇为心动。两年后,他决定以收购方式快速切入烘焙市场。
2000年收购一家深圳国企,拥有了5个小作坊的皇冠蛋糕店。
2001年,铜人像皇冠蛋糕重新开张。开设自选超市形式的专营店。同时,迅速扩张连锁店,谋划工业化生产。
2003年,一座占地20000多平方米的现代食品工厂在古田建成。
2004年,皇冠迈开大步开设连锁店。如令已达到140多家。
公司成绩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十佳饼店”、“全国优秀饼店”、 “全国优秀月饼”、“中国特色月饼”、“中国名饼”。
2005年全国月饼评比中,皇冠月饼再次被评为“中国名牌月饼”,成为湖北省食品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同年,公司董事王伟宏先生荣获国内月饼技术最高荣誉——全国月饼技术比赛金奖。该公司肉松沙律包被中国焙烤协会评为“中国名点”;驰名老婆饼被评为“中国特色食品”。
2003年举行的首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皇冠食品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安全示范单位”;
2005年,该公司被武汉市政府评为“经济合作先进单位”;同年,被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协会指定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湖北省焙烤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
个人荣誉第十三届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
2004年、2005年武汉市创名牌十大优秀人物
上海航天局科技委常委、型号总指挥朱鸿昌是上海航天局科技委常委、型号总指挥。朱鸿昌,在上海航天局已工作了35年。1975年,刚工作的“小朱”见证了上海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2008年,“朱总”和同事们研制的遥感卫星一号,拍到了汶川大地震的第一张有效震区地图。谈起共和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朱鸿昌感慨万千。朱鸿昌是“老三届”,读中学时恰逢上海招收飞行员,体检、政审合格后,他转入了雷锋中学。那时,雷锋中学的学生都是“预备飞行员”。文革开始后,学校解散,学生们都报名参了军。那时的朱鸿昌加入了空军特种部队,参与导弹发射任务。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那时我们兴奋啊!别提有多兴奋了!”朱总指挥笑着回忆说,“白天我们奔走相告,到了夜里,就守候在夜空下寻找这颗卫星,结果还真被我看到了!” 1974年,朱鸿昌从部队复员,被分配到“701车间”,开始从事一个神秘的项目。701代表的意思是“1970年1月”,那是上海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程的启动时间。当时701车间,如今叫“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隶属于上海航天局。 1969年8月,根据毛主席“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指示精神,周总理指示上海“也要搞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1970年1月,“701工程”启动。它的目标是发射科学技术实验卫星,这也是我国发射的第三颗卫星。 由于很多技术都在摸索阶段,加上文革的干扰,这颗卫星的研制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参加701工程的人都知道,这个工程是周总理十分关心的,也是上海科技工作者负责研制的第一颗卫星,所以我们都憋着一股劲,下决心要把它打上去。”朱鸿昌说。据了解,为了让“长空一号”发射成功,有500多家单位参与了这项工程,并锻炼出了一支上海的卫星研制队伍。1975年7月26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伴随一阵轰鸣,这颗凝聚上海科研人员心血和智慧的卫星搭载在“风暴一号”火箭上,成功进入轨道。 1975年9月,带着卫星发射成功的喜悦,朱鸿昌进入了上海科技大学,成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1978年毕业重返航天局后,朱鸿昌被安排在行政岗位上。1986年3月,我国国防科技“八五”计划重大任务——“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研制项目启动,这个项目让朱鸿昌再次投身科研。1990年,他担任了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指挥一职,负责“风云二号”的研制工作。在我国“卫星家族”中,风云系列赫赫有名。1977年11月,上海航天局开始研制“风云一号”。这种卫星属于极地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面夹角为90°,运行时能到达南北极区上空,即卫星能飞经全球范围上空。与“风云一号”不同,“风云二号”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这种卫星正好在地球赤道上空、离地面35786千米的轨道上运行,由于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从地面上看去,卫星好像是静止的。“风云一号”与“风云二号”相辅相成,构成了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1994年4月,上海研制团队带着风云二号第一颗星来到西昌,准备将它射向苍穹。在进行发射前的最后一次测试时,发生了重大意外事故。事故发生后,现场的很多科研人员哭了。作为指挥,朱鸿昌当时擦干眼泪,把队伍和设备拉回上海,进行故障分析。正是带着这种责任心,在出师未捷的3年后,上海航天人将风云二号A星成功送入轨道,为我国的气象事业提供了又一只“千里眼”。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至今,39年过去了。39年,沧桑巨变。
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