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修辞学简史
图书信息西方修辞学简史

作者: 姚喜明著
出 版 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1
开本: 大32开
ISBN: 9787811185102
定价:¥21.00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描述西方修辞学发展历程的概要性读物,旨在以西方社会历史的发展为背景,向我国读者介绍西方修辞学在整个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著作和重要理论。从古希腊修辞学的起源、古罗马公共论辩的兴盛,到中世纪修辞学的萎缩、文艺复兴时期的逐步转向,再到启蒙时期多个支流的出现,最后在20世纪形成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相交织的新修辞学,力图向读者呈现一幅关于西方修辞学发展的较为完整的图景。
作者简介姚喜明,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现受国家汉办及上海大学委派,担任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长期从事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修辞学、社会语言学及英语词典学。参与“伯克修辞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主持“英语教学词典研究”、“英语阅读学研究”等研究项目,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曾参与完成《花冈事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渡火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等翻译作品;出版了《当代高级英语阅读》(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阅读的修辞性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外语教学与文化》(外文出版社2006年版)、《英语词典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十多部专著和教材。
目录第1章 绪论
1.1 人与语言
1.2 语言与修辞
1.3 修辞与伦理
1.4 修辞手段与暴力手段
1.5 修辞与政治
1.6 小结
第2章 古希腊:修辞学的诞生
2.1 孕育修辞学的早期民主制度
2.2 古希腊早期修辞实践和修辞理论
2.2.1 古代法庭中的修辞实践
2.2.2 科拉克斯和蒂西雅斯的修辞理论
2.3 诡辩派的兴起
2.3.1 诡辩派修辞活动概述
2.3.2 诡辩派的教育活动
2.3.3 诡辩派产生的社会根源
2.3.4 诡辩派的特征
2.4 诡辩派的代表人物
2.4.1 普罗泰戈拉
2.4.2 高尔吉亚
2.4.3 安梯丰
2.4.4 吕西亚斯
2.4.5 伊索克拉底
2.5 诡辩派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性
2.6 古典修辞理论的反思与升华
2.6.1 柏拉图:正派的修辞与邪恶的修辞
2.6.2 亚里士多德与古典修辞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修辞学》
2.7 小结
第3章 古罗马:古典修辞学的鼎盛时期
3.1 “希腊化时期”的修辞学
3.2 狄奥弗拉斯特与赫尔玛格拉斯
3.3 最早的拉丁语修辞学著作——《论觅材取材》与《古罗马修辞术》
3.4 古罗马最伟大的演说家、修辞学家——西塞罗
3.5 古罗马最成功的修辞教育家——昆提利安
第4章 中世纪的西方修辞学
4.1 欧洲的动荡与大学的兴起
4.1.1 社会动荡的中世纪
4.1.2 大学的兴起与发展
4.2 修辞学的式微与转向
4.2.1 中世纪的三种修辞传统
4.2.2 布道修辞
4.2.3 书信修辞
4.2.4 诗学修辞
4.3 中世纪主要修辞学家
4.3.1 奥古斯丁
4.3.2 马蒂纳斯·卡佩拉
4.3.3 波爱修斯
4.4 小结
第5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修辞学
5.1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5.2 文艺复兴修辞学概览
5.2.1 修辞学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5.2.2 本土修辞学的蓬勃发展
5.2.3 妇女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修辞学
5.3 修辞学与意大利人文主义
5.3.1 人文主义的兴起
5.3.2 人文主义者与修辞学
5.3.3 古典修辞学的重新发现
5.4 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修辞学流派
5.4.1 传统派
5.4.2 拉米斯派
5.4.3 辞格手段派
5.5 文艺复兴时期的修辞学家
5.5.1 弗兰西斯科·彼得拉克
5.5.2 罗伦佐·瓦拉
5.5.3 鲁道尔菲斯·阿格里科拉
5.5.4 朱安·路易斯·维夫斯
5.5.5 彼得·拉米斯
5.5.6 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
5.5.7 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利奥内
5.5.8 托马斯·威尔逊
5.6小结
第6章 启蒙时期的修辞学
6.1 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与修辞学
6.1.1 启蒙思想与沉闷的修辞
6.1.2 哲学家的修辞学思想
6.1.3 哲学思想促动下的修辞学的继承与发展
6.2 19世纪的修辞学
6.3 启蒙时期的修辞流派
6.3.1 新古典主义修辞学
6.3.2 美文学修辞学
6.3.3 朗诵修辞学
6.3.4 认知修辞学
6.4 启蒙时期的修辞学家
6.4.1 约瑟夫·艾迪生
6.4.2 埃德蒙·伯克
6.4.3 亚历山大·杰勒德
6.4.4 查尔斯·罗林
6.4.5 亚当·斯密
6.4.6 休·布莱尔
6.4.7 弗朗西斯·培根
6.4.8 勒内·笛卡尔
6.4.9 约翰·洛克
6.4.10 詹巴蒂斯塔·维科
6.4.11 大卫·休谟
6.4.12 乔治·坎贝尔
6.4.13 理查德·惠特利
6.4.14 亚历山大·贝恩
6.4.15 弗里德里希·尼采
第7章 20世纪西方修辞学的嬗变:从复兴到繁荣
7.1 西方社会的现实与修辞学的蜕变
7.2 文化的困境和修辞的觉醒
7.3 20世纪西方修辞学的发展概况
7.3.1 文学批评和修辞学的复兴
7.3.2 新修辞学运动
7.3.3 修辞学的批判性转向
7.4 20世纪西方修辞学的总体特征——跨学科性
7.4.1 修辞学和语言学
7.4.2 修辞学和哲学
7.4.3 修辞学和文学
7.5 修辞批评
7.5.1 修辞批评的性质、目的和步骤
7.5.2 修辞批评的范式
7.6 20世纪主要修辞学家
7.6.1 理查兹
7.6.2 肯尼斯·伯克
7.6.3 钱姆·佩雷尔曼
7.6.4 斯蒂芬·图尔明
7.6.5 理查德·韦弗
7.6.6 恩内斯托·格拉斯
7.6.7 雅克·德里达
7.6.8 米歇尔·福柯
7.6.9 尤尔根·哈贝马斯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