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草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摩尼教草庵

在福建晋江市罗山乡苏内村华表山麓,始建于元至元五年(1339年),古因草构,故名。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由波斯人摩尼杂糅佛教、基督教等创立的,因其教义崇尚光明,反对黑暗,故又称明教。唐代中期传入我国,元时在泉州一带盛行。摩尼草庵是全国仅存的完整的摩尼教遗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草庵建在一台地上,后依巨石作壁,周围草木苍翠。历代重修,现为单檐歇山式石构建筑,面阔3间,进深2间。门联为:“草积不除,便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毋忘世上苦人多”。正厅内依崖浮雕坐莲波斯摩尼佛一尊,高1.52米,宽0.83米,面庞圆润,耳大眉弯,长发披肩。身着无扣宽衣,双手叠放在盘腿上,掌心向上。面部呈青草石色,手显粉红色,身为灰白色,全由天然石色构成。背雕毫光四射的纹饰,世称“摩尼光佛”。首届世界摩尼教学术讨论会曾把摩尼光佛作为会徽图案。

庵前原有龙泉岩寺院,现仅留墙基石柱。草庵后山原有“云梯百级”等摩崖石刻,右侧石山上有“劝念清净光明,大力智慧,无上至真,摩尼光佛”等崖刻咒语,也都因开山取石而毁。

附近有隐居桥、八凤池、千年古桧、万石峰、龙泉岩等旅游点。

弘一法师曾二度禅居于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