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鳗鱼
盲鳗鱼
盲鱼为所有无眼鱼之通称,其中包括分属洞鲈科(Amblyopsidae)、脂鲤科(Characidae)与其他各科之非近缘穴居种类。
鳗鱼种类当中,有一种叫盲鳗鱼,是在真正的鱼类出现后才形成的。主要生活在堪察加半岛海域,是世界上唯一用鼻子呼吸的鱼类。一般在韩国南海、日本南海、中国南海等海域也可以捕到。
盲鳗属于圆口动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它的外形与鳗鱼相似。这种盲鳗鱼的嘴很像吸盘,口盖上长着锐利得像锉刀一样的牙齿,舌头也强而有力,它就是靠这些利器来袭击比它身体大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大鱼。
盲鳗吃大鱼的方法是十分巧妙的,它从大鱼的鳃部钻进大鱼的腹腔,先吃内脏,再吃肌肉,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大鱼的内脏和肌肉吃光,然后再钻出来,寻找新的捕杀对象。由于这种鱼经常在大鱼的腹腔内活动,见不到阳光,两眼已经退化,所以人们叫它“盲鳗”。它的同类还有七鳃鳗,也是能吃大鱼的家伙。
盲鳗虽然也被一层皮膜遮住了双眼,但是这种鱼不只在头部有感受器,它的全身也长满了超感觉细胞,能比较正确地判定方向、分辨物体。它钻进大型鱼类的体内,把鱼的内脏吞食掉后,再凭着感受器钻出鱼体,有时它还钻进鱼网捕食网中的鱼,而当渔民起网时,它又能迅速从网中逃走。这种鱼的耐饥能力很强,半年不进食也不至饿死。盲鳗有4个心脏,至于为什么它能有这么多心脏,至今还是个谜。盲鳗还能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粘液,可将四周海水粘成一团,在敌害遇到这种粘液迷茫之时,盲鳗早已逃之夭夭。盲鳗一般以微小的甲壳动物或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
相关资讯
在1,000尺水深生活的盲鳗(hagfish),外表有鱼蛇与鳗的混合体,嘴部还布满利齿,在很多人眼中都难以想像是一种食物,更罔论是美食佳肴,但在南韩人眼中,这种外表奇丑的海洋动物却是壮阳补品。由于南韩对盲鳗的需求殷切,这为面临众多捕鱼限制的西岸渔民带来了新商机。
盲鳗是一种极难处理的海洋动物,它们一经挤压,会释出稠稠的黏液。盲鳗据称已在地球生存了300万年,它们没有颚骨,只有一个鼻孔,它们双目已几近失明,在深达1,000尺的海床中生活。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西岸捕捉盲鳗的鱼量达到高峰,但后来发现太平洋的盲鳗品种只可以食用,其鱼皮不能用与制造皮带和皮鞋,导致需求量迅即大减。东岸的盲鳗鱼业在2000年升至600多万斤的高峰,至2005年减至不达160万斤的水平。
由那时起,西岸的盲鳗鱼业已逐步复苏,加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去年共捕获100万斤盲鳗,收益逾66万美元,而在过去4年间,加州捕获的盲鳗鱼量已由零增至7万公斤。
在北加州尤里卡市(Eureka)经营阿特兰大韩国贸易公司的Peter Chu称,在南韩,盲鳗每斤的价格高达20多美元,他估计当地每年对盲鳗的消耗量达到约800万斤。
老一辈的南韩人喜欢吃盲鳗作头盘,他们会用麻油与盐一起煮盲鳗,再伴酒食。南韩人认为盲鳗有壮阳作用,效能有如伟哥和生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