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众化报刊
概况1855年6月30日,英国废除了知识税中最主要的印花税,同年,英国的许多报纸转变为便士报,新创办的报纸几乎清一色的都是便士报,地方城市的《谢菲尔德每日邮电报》是为英国便士报持续发展的开端。虽然第一张便士报并不成功,但它标志着英国大众化新闻传播业的开端。1861年英国的知识税被完全废除,英国所有束缚报业发展的旧法律全部取消,这意味着英国的新闻自由得到法律上的最后确立。经历了数百年的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英国的新闻事业终于可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自由发展。而在英国大众化报刊确立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的大众化报刊仍在不断的发展。
大众化报刊产生的条件1、政治民主化的完成
2、城市规模的扩张
3、工商经济的发展
4、交通电讯技术等的革命性变化
大众化报刊的特点1、几乎所有的大众化报纸,都没有例外地标榜自己是超党派独立报纸。
2、大众化报刊都维持了经济上的独立。
3、与政党报刊相比,大众化报纸大大地拓展了报道领域,尤其是重视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人情味新 闻 以及煽情主义新闻。
4、大众化报刊都显得很通俗,平易近人。
5、大众化报刊的定价远比政党报刊低廉[1]。
英国大众化报刊的发展
1855年至19世纪末,是英国大众化报刊的初创阶段,这一时期内,英国的便士报全面兴起,作为这一时期大众化报刊的一个重要特点。虽然这一时期内便士报全面兴起,但是很多便士报的初创者并没有注重新闻业务上的改进,无法适应新的读者群,因此在这个时期内,很多便士报也因此在竞争中被淘汰了。当然其中也有成功的例子。如斯雷(A·Sleiph)与1855年6月29日创办的《每日邮电报》,这份报纸在1855年9月17日转手给斯雷的债权人利维(J·Levy)后变为便士报,该报注重第一手新闻的采写,刊登特约作者的文章,注重以大众化的形式推出新闻和评论,迅速打开了销路,在1856年利维的儿子爱德华·利维·劳森(E·L·Lawson)接手报纸编务后,大胆采用美国的编辑方式,重视新闻标题的制作,聘请高水平的记者和作家参与报纸工作,扩大报道面,根据读者的特点采写新闻。到1888年,该报纸发行量到达30万份,成为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2]。1881年在曼彻斯特出现的《点滴》杂志成为英国大众化杂志的开端,该杂志一经出版便取得了成功。与此同时,晚报的兴起也是这一时期大众化报刊发展的重要一环,其中,办的较成功的有1888年由T·奥康瑙尔创办的《明星和广告人晚报》,创刊号宣布:“革除过去报纸的陈腐形式,不再给冗长累赘的论题提供篇幅。”该报创下了当时创刊号发行14.26万份的世界纪录。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开始致力于将英国传统风格、美国大众报纸的风格与现实英国大众的兴趣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英国特色的一批新的大众化报刊。其中哈姆斯沃思(A·Harmsworth)于1896年5月4日创办的《每日邮报》、1900年由皮尔逊(C·Person)创办的《每日快报》以及1903年同样由哈姆斯沃思创办的《每日镜报》成为当杰出的代表,《每日邮报》提供全面而丰富的新闻,标题生动但不煽情,读者对象广泛,不仅包括下层大众,也涵盖中产阶级,创刊号新创39.72万份的当时世界纪录。《每日快报》将美国风格英国化,更加吸引年轻一代的读者。《每日镜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在创办的第二年改为半便士画报之后获得巨大成功,在1951年,发行量达到500万份,位居当时世界第一位。但与此同时,随着广播和电视的普及早前逐步发展的晚报在这一时期逐渐落寞下去了。
在20世纪之后,为了满足新一代的读者群,富于视觉冲击和内容更加煽情的大众化报纸取得了成功。其中,于1843年创办的《世界新闻报》集中报道一周以来的体育新闻、黑色和黄色新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冲击视觉,成为当时英国和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周报。另外,1912年创办的《每日先驱报》(1964年改名为《太阳报》),在1969年由鲁伯特·默多克买下之后(他同年也买下了《世界新闻报》),成为面向下层公众的报纸,较多的报道下层民众的生活,社会新闻偏多,同时也有一些色情内容,此时的《太阳报》发行量达到400万份,成为当时英国和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报。这一时期的大众报纸打破了英国报纸的传统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