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变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932年,托尔曼为了弥补行为主义者华生的S-R公式的不足,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强调注意有机体内部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

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但可以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及最终的行为结果本身推断出来的中介因素,这便是中介变量。[1]

即,把S-R理解为S-O-R,中介变量就是在O(有机体)内正在进行的活动。它是完全可以客观定义和定量的,它能客观、精确地同一定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起来。

最初托尔曼认为,动物和人类有两种中介变量——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1952年托尔曼受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勒温的影响,提出三种中介变量——需要系统、信念-价值符号排列矩阵图和行为空间。[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