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毒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黄曲毒素(aflatoxin)是一种有强烈生物毒性的化学物质,常由黄曲霉及另外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如大米、豆类、花生等,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加热至280℃以上才开始分解,所以一般的加热不易破坏。

黄曲毒素主要有B1、B2、G1与G2等4种,又以B1的毒性最强。食米储存不当,极容易发霉变黄,产生黄曲毒素。黄曲毒素与肝癌有密切关系,还会引起组织失血、厌食等症状。1960年在英国发生了因喂食黄曲毒素花生粕而导致大批火鸡暴毙事件。

警惕黄曲毒素的危害,要注意剔除霉变的食物颗粒,还可采用以水淘洗的办法进一步净化易沾染的食物中的霉菌。当然,用高温烧、炸至280℃以上也可以达到分解毒素和去除污染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