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摘要马来民族统一机构马来人政党。成立于1946年5月11日。1987年4月因党争而分裂,被法庭判为非法组织。1996年,从巫统分裂出去的“四六”精神党重返新巫统后再次还名为“巫统”。现有党员280万。巫统主席和署理主席代表国阵出任政府正、副总理。

巫统的出现巫统的出现,始于马来亚联邦计划的提出。由于马来亚联邦计划的提出,使一向视英国人为“保护者”的马来人感到遭受背弃,视之为对马来亚的并吞。尤其是欲开放公民权给华人的建议,不啻是对其一向自恃的原住民优越地位之严厉挑战。

在这种情况之下,由柔佛的“半岛马来人运动”(Peninsular Malay Movement)与雪兰莪的“马来人协会”(Persatuan Melayu Selangor)所主导的“泛马马来民族大会”,于1946年3月1日在吉隆坡举行,并于5月1日的第二次会议上正式成立了“全国巫人统一机构”(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 UMNO,简称巫统),积极反对马来亚联邦计划。

民间评价及观点作为马来西亚执政党及国会第一大党, 巫统不仅不为全民争取福利, 却是历史少数以武力欺负少数民族的执政党:

1。 马来西亚五一三事件,巫统雪兰莪州州务大臣拿督哈仑(Datuk Harun)宣布巫统将于1969年5月13日7:30pm,展开庆祝巫统选举胜利游行。一群马来青年由鹅唛(Gombak)出发,前往拿督哈仑住处集合参加游行,在文良港 Setapak 地区与华、印族人发生冲突。

2. 1988年3月3日在马来西亚国会提呈的一份白皮书"朝向保护国家安全", 内容记录着1987年10月17日一项以当时为巫青团长纳吉·阿都拉萨出席的巫青团集会上,在场展示的布条字眼包括"以华人的鲜血染红它(马来短剑)"[2]。同一些巫青集会上,巫青团员也悬挂着一些横条写着以下的词语:“谁反对马来统治者就撤销(他们的)公民身份”和 “ 5月13日已开始”(指在1969年5月13日种族骚乱事件) 。

3. 巫青团团长希山慕丁于2005年至2007年,3度在巫统大会高举马来短剑, 前两度参加大会的巫青团员更发出强烈的叫嚣。这些挑拨的行为在众怒下才收敛, 并导致巫统的盟友在2008年3月8日大选惨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