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伯克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美国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研制背景与计划

1.“阿利·伯克”级的产生

“阿利·伯克”(Arleigh Burke)级为“宙斯盾”驱逐舰,顾名思义为装备“宙斯盾”(Aegis)武器系统的驱逐舰。首舰舷号为DDG5I,所以亦称为DDG5I级。DDG51级策划于70年代中期,研制这级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用于替换从1959-1964年服役的老导弹驱逐舰,60年代初建成的10艘“孔兹”(Coonts)级和23艘“亚当斯”(Adams)级导弹驱逐舰90年代初都将退役;二是新研制的这级驱逐舰能够作为“提康德罗加”(Ticonderoga)级“宙斯盾”巡洋舰的补充力量。

1980年进行概念设计,1981财政年度批准DDGX的概念设计。1981财政年度开始初步设计,编制最高需求书和最高规格书,制订总计划,签订DDGX舰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基本研究合同;并开始编制不同作战部门的系统规格书,作战系统的设计和软硬件的发展。1982财政年度开始作战系统的工程研究。

1983财政年度美海军完成了初步设计,并开始合同设计,1984年第二季度完成合同设计。1985年开始详细设计。

首舰以后命名为“阿利·伯克”号,它于1988年12月开工,1989年9月下水,1991年7月完工交付海军。

“阿利·伯克”号(DDG51)的研制进度如下:

概念设计 1980年

初步设计完成 1982年9月

开始作战系统工程设计 1982财政年度

合同设计开始 1983年5月

合同设计完成 1984年6月

签订详细设计和建造合同 1985年3月

开工准备 1986年 7月

开始分段制造 1987年 5月

下水 1989年9月

开始作战系统试验 1990年3-6月

完工服役 1991年 7月

2.“阿利·伯克”级的建造计划

“阿利·伯克”级的建造计划有过几次变动。开始时计划建造63艘,其中31艘用于15个航母编队,12艘用于4个水面作战编队,10艘用于两栖编队,10艘用于10个海上补给编队。以后改为建造49艘,其中24艘用于12个航母编队,9艘用于3个水面作战编队,8艘用于两栖编队,8艘用于海上补给编队。

最终的建造计划是:“伯克”级I型和II型建造28艘。首舰1985财年批准,1987财年

批准2艘,1989和1990财年各批准5艘,1991财年批准4艘,1992财年批准5艘,1993财年批准4艘,1994财年批准2艘。这28艘于1991年7月至1999年3月已全部服役。

IIA型的首舰1994财年批准,1995财年批准3艘,1996和1997财年批准6艘,1998财年批准4艘。据报道,计划还要建造15艘。

DDG51级目前已发展为3型。第I型为前27艘,接下去的7艘为II型,第29艘开始为IIA型,IIA型2艘计划2000年7月服役,正在建造中的8艘和2000年要开工的4艘都是IIA型,IIA型已批准14艘,总数可能达到29艘。前21艘I型为基本型,I型中还稍有差别。前8艘装备的是SLQ-32(V)2电子战设备,只有告警能力;第8艘开始装备的 SLQ-32(V)3电子战系统,既有告警、又有干扰能力。

II型舰与I型舰的区别与改进如下:

II型舰装有SRS-1测向仪,这是一种舰载测向系统,可为超现距目标提供可靠的探测和跟踪;

II型舰装有联合战术情报分配系统(JTIDS),这是一种军种间的情报分配系统;

II型舰还装有TADIX-B型战术数据信息交换系统,用于舰艇间的警戒信息的交换;

II型舰还将装备改进的SLQ-32(V)3电子战系统,并使用“标准-2”IV型舰空导弹。

IIA改进型满载排水量增大至 9217 t,主要改进内容如下:

增加了2个直升机库和直升机安全回收与搬运系统,为此延伸了尾部,牺牲了SQR-19拖曳阵声呐,直升机将能携带“企鹅”和“地狱之火”反舰导弹。

从DDG83开始以垂直发射的“海麻雀”导弹取代2座六管20 mm“密集阵”系统,这种新发展的“海麻雀”导弹具有反导能力。

增设了“翠鸟”猎雷声呐。

使用光纤技术,减轻重量,提高可靠性。

重新布置了SPY-1D相控阵雷达的阵面,并在该雷达系统中增加了初始跟踪处理器。

装了WLD-1遥控猎雷系统。

舰桥增加了光电潜望镜。

DDG51级由巴斯钢铁公司(Bath Iron Works)和英格尔斯船厂(Ingalls Shipbuilding)两家建造。

首舰DDG51的造价为14.63亿美元。II型舰的估计造价为8.64亿美元(1993财政年度),IIA型舰的估计造价为9.5亿美元(1995年)。

3.“阿利?伯克”级的使命与任务

“伯克”级的使命是用于航母编队和其他机动编队的护航,它是一级以防空为主的多用途大型导弹驱逐舰。

该级舰的具体任务如下:

①在高威胁海区担负航母编队的防空、反潜护卫和对海作战任务。

②在高威胁海区担负水面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护卫和对海作战任务。

③为两栖作战编队和海上补给编队担负防空、反潜护卫和对海作战任务。

④对岸上重要目标用“战斧”巡航导弹进行常现打击和核打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