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斗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东汉斗舰是中国古代战船,出现于东汉时期,也是中国早期出现的战船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上甲板上设有战棚,战棚长占全长的四分之三。东汉斗舰是赤壁之战在主要战船。

据中国造船史专家研究,东汉斗舰尺度如下:

船长37。4米,水线长32。7米,船宽9米,吃水1。8—2 米,战棚高2。3米,舵楼高2。5米,指挥台高2。5米。

东汉斗舰是利用帆、桨推进,全船设有2 根桅杆,各张有一张纵帆,还设有30把划桨,没风时靠划桨手奋划桨来推进。在船尾设有船舵,舵杆向上进入舵楼。在船尾设有两只木石结合的碇。

东汉斗舰的上甲板和战棚上设置有女墙,可隐半身。女墙上设有跺口,供射箭用。在战棚四周还设置有弩窗和四通大开门,便于弓弩手发射箭矢,也便于隐蔽。

按照造船史专家研究,按1:30比例复原的东汉斗舰陈列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古代战争馆。

(施鹤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