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五牙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隋代五牙舰是中国古代战船,起楼五层,因出现于隋代而得名隋代五牙舰,也是中国早期出现的战船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五层楼。

据中国造船史专家研究,隋代五牙舰尺度如下:

船长54。6米,水线长50米,船宽15米,吃水2。2 米,型深4米。

隋代五牙舰有五层船楼,在第五层甲板上,建有一小阁楼,用于了望和战斗指挥。

隋代五牙舰是利用划桨推进,全船设有40把长桨,并在船尾部配置有2把摇撸,有多名撸手合力摇动一把撸。五牙舰上设置有横舱壁,在横舱壁上设置纵向粱木,上面铺设木板。木板之上设置船舱和作战平台,木板之下填土石,以保持船的稳性。

隋代五牙舰上甲板和战棚上设置有女墙,可隐半身。女墙上设有跺口,供射箭用。在战棚四周还设置有作战平台。隋代五牙舰上特有的武器是在船的前、后,设有拍杆,拍杆长15米,形如大桅,上置巨石,利用设置在甲板之下的绞盘来操纵,向敌方战船抛射矢石。五牙舰上的拍杆,实际上是古代装在战船上的抛石机。

按照造船史专家研究,复原的隋代五牙舰陈列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古代战争馆。

(施鹤群)

纠错:拍杆不是抛石机,是利用杠杆原理让高处的直立捆在长杆的巨石自由下砸,以此击碎敌舰,对付靠近的敌小船很有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