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本文主要介绍汉字“李”,关于姓氏请参见词条“李姓”,植物请参见词条“李树”。
一、释义李
汉语拼音:lǐ
笔画数:7
部首:木
笔顺:一丨丿丶乙丨一[1]
五笔编码:sb,sbf
郑码:FYAUnicode:674EGBK:C0EE
字义解释
李1、李〈名〉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李,李果也。――《说文》
北山有李。――《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又如:李下瓜田(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又指李树的果实、李花、李园
华如桃李。――《诗经•召南•何彼禯矣》
(李:李花)
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李:李子)
丘中有李。――《诗经•王风•丘中有麻》
(李:李园)
2、狱官。通“理”
皋陶为李。――《管子•法法》
3、星名。即角宿二,为室女座 δ星
4、李(Prunus salicina Linn.)
别名 :山李子,嘉庆子,嘉应子,玉黄李
分类: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5姓氏:百家姓之一,参看李姓。
二、李(姓)姓氏: 李 祖籍:陇西
李姓图腾祖宗: 李利真 郡望:陇西郡
分类: 以官为氏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
占汉族人口的7,4%,即超过9620万人。 加上其它民族李姓人口已超过1亿,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在海外也几乎遍及全世界。根据古资料显示,李姓是嬴(ying)姓颛顼(zhuan xu)的后裔,先为理姓(大理石的理)。一理姓官员,商朝末年因避难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yi)县定居。为了感激逃难时有木子(一种木本植物的果实)充饥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改为李姓。
李姓从商末到东周初的二百多年间一直居住在河南。东周时期李姓向甘肃、河北发展,西汉时期,李姓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从东汉开始,李姓陆续迁徙西南,分布于四川、广西一带。在唐朝以前李姓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在长江以南仅分布部分地区。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统治了将近300年,李姓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朝李家皇室子孙众多,另外,凡有功于唐朝的人,均被赐与李姓,这样大大扩充了李姓人口。经过唐朝的大发展之后,李姓开始南迁,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河南的李姓于唐高宗年间李靖嫡孙李伯瑶率陇西李氏嫡族随陈元光进入福建开辟漳州(今嫡系子孙定居福建渡东村,南李一脉以此脉首);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不少李姓因避战乱迁往南方;第三次从唐末黄巢起义到五代时期,因中原地区长期动乱,李姓自长安、河南等地方直接进入福建、广东等地。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王称帝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大成、西凉、凉、吴、魏 、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另外,李姓历代人才辈出。春秋时有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李耳(老子);唐代有政治家李渊、李世民,大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等;五代词人李煜;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名将李显忠;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文学家李梦阳、晚清重臣李光地、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
清代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李秀成,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近代有军阀李纯、李景林、李济深,中华民国的代总统李宗仁,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中共特工王李克农、情报大亨李大翊、地质学家李四光、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等等。海外居住的李姓也涌现了许多杰出人才。美籍华人李政道、李远哲,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为当今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祖籍广东的李光耀曾任新加坡总理;现代香港十大财团之首、广东潮州人李嘉诚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策划专家李桥林(湖南人)李悦男 (内蒙古人)(李华建湖北人) 等等。
李姓起源: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唐高祖李渊认为李姓的始祖是皋陶,所以追尊皋陶为「德明皇帝」。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邴氏、胡氏、弘氏、张氏、阿布氏、阿跌氏、朱邪氏、董氏、罗氏、舍利氏等十六姓),因跟随李渊、李世民父子,为建立唐王朝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被赐从皇族姓李。
4、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以李命姓。
5、为北魏代北复姓所改。北魏时有代北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入中原后,改为单姓李氏。见《魏书官氏书》、《通志.氏族略》。
6、少数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边朝鲜族常见姓氏有李姓。
郡望:
1、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2、赵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3、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4、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堂号:
" 陇西堂" ,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
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
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
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 安史之乱" 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历史名人:
李 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创始人。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
李 斯:河南上蔡人。战国时任秦国宰相,曾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成就了封建帝业。
李 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
李 冰:战国时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世民:唐太宗,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 绩: 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原姓徐,名世绩,字懋功,亦作茂公。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绩。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改为单名绩。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唐朝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李绩都可以说是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极尽人间荣华。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李治)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李 靖(571—649),字药师,京兆府三原(今属陕西)人,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民族英雄。
李 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人称"诗仙"
李 春:隋朝著名工匠,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赵州桥的设计者。
李 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明代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出身中医世家,明代杰出医药学家。他历时三十七年编写完成了《本草纲目》,对我国的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有《本草纲目》,闻名于世。
李元昊:党项羌族,公元一零三一年,承其父位,决定不再沿用唐宋赐姓,宣告西夏王族改姓“嵬名氏”,自号“兀卒”,称西夏皇帝。
李自成:今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被称为“闯王”,一六四三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建立大顺政权,攻克北京。一六四五年被害。
李汝珍: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镜花缘》。
李宗仁(1891——1969)字德邻,广西桂林人,桂系首领。解放战争后期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代总统。一九四九年底去美国,一九六五年七月回到北京。一九六九年病逝。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北京《晨钟报》总编,《新青年》编辑,北京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李先念:曾用名李威,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一九零九年生,一九二七年参加黄安、麻城农民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曾任国家主席。
李小龙:著名武术家。截拳道创始人,他让英语词典里写入了“功夫”一词,原名李振藩,英文名字Bruce Lee。
李 鹏,曾任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瑞环,曾任全国政协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岚清,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长春,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克强,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霄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著名演员。尹派小生。
其他
大老李:青岛一个著名的元宵品牌,靠手工的元宵赢得了岛城人民的青睐。另外在俗语看看人家看看你,看看隔壁大老李中也有存在。
三、李树别名
台湾李、中国李、欧洲李、李子、李仔、平蒂李、红肉李、桃按李、珍珠李、沙连李、里花螺李、金线李、紫李、黄李、水李、牛李、绿李等。
学名:Prunus salicina Lind 弹李子
产地
李子是台湾重要落叶果树之一,台湾在二千年前由福建、广东等省引入,其后,由于风土适宜,栽培容易逐年增多面积,台湾李在中部、北部、南部与东部有少量栽培,在海拔一千至二千二百公尺,地区高山李树可以正常生长。中国大陆南从广东、广西省起,北至哈尔滨止都有种植,适应性广及为栽培。
生态
李是蔷薇科属落叶乔木植物,高达十多公尺,春天在四月左右梅李开花季节,花径二公分左右,白色、五瓣花,有柄,长一至二公分,无毛,叶与梅,桃相似,开化后结果实,果实如球形,扁图形,心脏可,果重量六至三十六公克果皮色泽有鲜红色,紫红色、紫色等,果实未成熟酸味及涩味成熟之后酸甜各半,充分成熟美味可口,果中有硬核,种子一枚。
营养成分
果肉主含天门冬氨酸、甘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含有磷、铁、钙等,胡萝卜素,尼克酸及维他命 B1、 B2等等。
性能
李子果肉味甘、酸、性寒具有清热,利水、消积食、滑汤等功效、核仁活、利水、滑肠等功用,可治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肝硬化、消化不良、小便不利、皮肤湿疹瘙痒、秘结、跌打损伤、瘀血疼痛、虫蛇咬伤。疮疖肿毒痱子,面黑粉泽,小儿丹毒,女人面酐,关节疼痛等。
处方
一、女人面酐:以李子核仁去皮细研末,用鸡蛋和锡涂,洗后,涂粉五至六次见效。
二、小儿丹毒:用李子烧为末,以田中流水涂两股足之患处。
三、面黑粉泽:珍珠粉二两及用李花、梨花、樱花、白葵花、白莲花、旋复花、泰板各六两,桃子花、木瓜花、丁香、沈香、清木香各二至三两同研为末瓶收,每月盥洗手面。
四、消化不良:李子(鲜品)一至三个早晚各吃一次。
五、痱子:将李子叶布袋申泡浴缸中,沐浴时拿布袋轻擦患部。
六、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牙周病,口舌生疮:酸李二至三个,连核捣烂加少许食盐,开水,杯拌匀后放冷,汁液含漱口,每天多次。
七、肝硬化,小便不利:甜李子二至三个连核捣碎加温开水一杯,拌匀取汁液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
八、无各肿毒:酸李二至五,去核捣碎,敷患部每天患一次。
九、皮肤湿疹,瘙痒,酸李十至十五个捣烂,水煎外洗患部。
十、秘结:李子种仁十五克打碎一水煎服用,必要持四小时后再服一次。
十一、虫蛇咬伤:李子种子仁数粒捣烂敷伤处。
十二、跌打损伤,瘀血疼痛:李子种子十克,加米酒五十至六十CC,滤取酒液服用,残渣敷患部,每天早晚敷一次。
注:一、酸李鲜果用米醋渍即成李子醋。二、禁忌:多食伤脾胃,消化道溃疡病及急慢性肠炎忌食用。
四、药用【拼音名】 Lǐ
【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李Prunus salicina Lindl.,以根及种仁入药。春季采根,夏季采果,分别晒干。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性味】
根:苦,寒。
种仁:苦,平。
【功能主治】
根: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牙痛,消渴,痢疾,白带。
种仁:活血祛瘀,滑肠,利水。用于跌打损伤,淤血作痛,大便燥结,浮肿。
【用法用量】
根3~5钱;种仁2~4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