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叶粑
[1]合叶粑

合叶粑(又称搭梁粑),是罗甸布依族群众喜食的传统食品。因其色、香、味、形独特,极富民族特色,故享誉省内外。合叶粑历史悠久,为何人所创制,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
每年“7月半”节(农历7月14日),罗甸地区布依族家家都必制作合叶粑。由于民族相互交融,本地汉族群众亦过“7月半”节,并制作合叶粑。
合叶粑制作非常讲究,其制作主要 工序为:
1、节前上山采摘一种名为“紫叶”的天然植物,将其洗净入锅煮成紫红色水汁;
2、节日前两天,按10:1的比例将上好糯米和籼米浸泡于紫叶水中;
3、节日前一天,将浸泡成紫红色的米淘净滤水,重新加清水用石磨将米磨成米浆;
4、将米浆倒入布口袋,用绳子把布袋口扎紧“吊浆”,让浆水自然滴尽;
5、节日当天上午,将吊干后的米面取出,捏成鸡蛋般大小的面团,在面团内包放用酥花生、芝麻、核桃仁、红糖等合在一起舂成的馅子(有的馅子还加肉沫等),然后将包了馅子的米团置放于用沸水烫过的并刷上熟菜油作底的芭蕉叶上(每张叶子放两个米团),将米团轻轻压扁成长方形。
6、将包好的合叶粑置于蒸笼上(甑子或竹箦均可),用大火蒸熟即成。
合叶粑因用芭蕉叶包裹(合叶)而得名。刚出笼的合叶粑很烫,人们在食用前常将其搭放于竹杆上,故又名“搭梁粑”。
合叶粑色泽自然(紫红色),观之赏心悦目;闻之香气扑鼻,沁人肺腑;食之糯而不腻,不粘牙,味道可口奇特。
因紫叶、芭蕉叶仅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故合叶粑也只有居住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群众方能制作。由于色、香、味、形独特,富有民族特色,罗甸合叶粑名传省内外,四方佳宾到罗甸必品尝之,当地群众也常将其作为馈赠礼品送给居住在省城、州府等远方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