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建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摘要:项建标,1969年出生,原红鼎创投总裁及股东之一.现在是杭州盈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盈开投资(Intunecapital)是一个借鉴国际通行的合伙企业制度,以“基金 管理公司”模式搭建的投资者与管理者合作共赢的平台。

项建标
项建标

简介项建标,杭州盈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盈开投资是浙江省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目前管理有高盈蓝驰、协成、宝盈三支人民币基金。项建标先生参与投资的项目有爱仕达(002403)、远见旅游、浙江三博、慧达驿站、蚂蚁网等。

项建标
项建标

介入原因项建标由于大量聚积在银行的民间资本必须寻找出口,几个合伙人都有长期合作关系。与刘晓人已经合作10余年,从最初炒房、炒煤、典当、茶叶、工艺品、传媒、娱乐一直到现在揩手走进风投行业。浙江不缺民营资本,欠缺的是长期持续赢利的成长型项目。

投资困难首先,中国没有“草根风险投资”,必须探索适合中国的民间投资模式。产业资本向风险资本转移必然会带上产业痕迹,所以很难照搬国外基金模式。其次是观念转变。民间资本最大的问题是强烈的博弈心态和投机心理,从博弈心态到风险管理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转变过程。

不光民间投资机构,在整个风险投资领域,普遍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合格的风险资本管理者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需要金融、技术等专业知识,需要对产业的深刻理解,需要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还需要基于直觉的良好判断,所以说风险投资是一门艺术。正在试图与国际VC结成战略伙伴,完成项目初期阶段,再让他们接手中期与成熟期项目。红鼎投资正与华尔街第一创业投资洽谈合作,争取相关政策出台后能推出第一支民间创业投资基金。

当2006年7月红鼎创投高调宣传的时候,除了祝福中国第一家以本土民营资本为主体的天使投资公司能够一路走好之外,也有很多人怀着各种各样的疑虑:没有任何IT投资背景的刘晓人和项建标莽撞地从传统领域进入早期投资。虽然他们提出来的理想——“计划能在投资优秀项目的过程中,不断融入资金,打造红鼎创业基金”非常美妙,不过坦率的项建标在半年之后见到记者的时候,还是承认自己遭遇到了始料未及的冲击:进去的时候激情澎湃,现在已经很冷静。从2008年7月13日到现在,发现有很多问题。

项建标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很羡慕那些凭借直觉就能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人,后来发现这种单纯的羡慕太过理想。“投资首先必须基于分析,对行业的了解,对投资操作流程的了解,投资决策有一个既定的流程,很多成熟的投资公司都是这样来运作的。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他们这样太麻烦,后来发现,它是有内在道理的。”

投资观点项建标认为,投资一定要杜绝类似于传统行业中的“拍脑袋”,强调个人,强调天赋异秉的做法。“其实投资者给我这个项目时,已经可以把它枪毙掉了,但他觉得还是需要进入到流程走一遍。只有这样做,好项目来的时候,才能抓住它!被否认的项目并不一定就没有价值!”学会了否定自我的项建标特别强调:投资是有规律的!一定要遵循行业内在规律和制度来做事情,“所以我们已经慢慢开始建立自己的项目审核和处理流程了。”项建标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非常讲究了,找到项目以后,首先考虑怎样把这个项目嵌入到流程里去,而不是独自来判断。

红鼎总共投了七个项目。项建标已经俨然是一个成功的IT人士,他一边回着电脑上的邮件,一边给记者侃侃而谈,“目前,最大的困难是项目源太少了,确切地说是,优质项目太少,也可能是还没有找到。虽然总共的投资金额不到2000万,但是我们已经开始发愁了,有钱也投不出去。”

项建标的经历对于那些对创投怀有浓厚兴趣的人有着非常大的启示。他对记者往往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绝对数上来说,项目数量不少,每个月可供挑选的项目都有上百个,但是和其他那些老牌VC比起来,项目源还是太少了。”而且,即便得到一些项目,项目的质量也是一个问题。为了能够收集到足够多的项目,红鼎在他们的“中国民间资本网”上专门做了一些项目上传的栏目,“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项建标坦言,“很多项目来自于大学生,而且还仅仅停留在点子的阶段。项目所有人凭借一些并不具有商业价值的点子或创意来争取投资,创业的因素并不成熟。”项建标认为他们还不敢冒那么大的风险在一无所有上去培养一个企业。

相对而言,和他们站在不同起跑线上的老牌风投或者海外风投,这样的困惑就比较少。“看人家IDG,一个月经手的项目总在一千多个。而且,由于他们本身的公司品牌很响亮,很多人会慕名而来。”作为创投领域初来乍到的民间资本,没有背景和品牌对他们直接的影响就是——项目来源受到局限。“我觉得对于一个项目好与坏的判断,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我自己不专业,还可以叫别人来看。区别的就是渠道!最终,投资公司比的就是渠道,比的就是找到好项目的速度。”

在IT上“死磕”虽然很多的风险投资从2006年开始就已经把兴趣慢慢转离IT,项建标却还是恋恋不舍,很多媒体都评论他“死磕IT”。

项建标有着自己鲜明的立场,似乎执意要把这条路走到黑,“虽然WEB2.0和互联网被整个投资界看淡,但是我觉得原来的1.0思维,必须要被2.0所取代!WEB2.0,或者说2.0本身,它的概念和思维,将来一定要成事的!事实上,很多号称不是2.0的,最终也会转变形式。新浪以前也说他们不会变成2.0,但他们现在也是用2.0的理念做网站。”项建标对于Web2.0的看法虽然在经过半年后变得更加丰满,但是主旨的思想并没有特别的变化,“Web2.0会颠覆整个社会。Web2.0所包含的内在思想是以用户为中心,它强调自主性和开放性,在我看来,它会颠覆整个人类社会的思维习惯,当然,整个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超强能力项建标也是具有超强学习能力的一个人,虽然从传统产业中来,但是他对于互联网的知识显然是突飞猛进的,他认为这方面谢文是个好老师。“我觉得Web2.0最终的价值一定是体现在Business 2.0上面。WEB2.0 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UGC(User generate content )用户生成内容。但是对于企业和风投,UGB(User generate business)即用户生成交易才具有真正的价值。蚂蚁社区(以下简称‘蚂蚁’)就是这种理念的一种体现!”

“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最看好蚂蚁!”聊起他们不久前注资的蚂蚁,项建标的兴致非常高亢,“个人的生活与你发生关系的,那么我们把它叫做社会化商务。我们的蚂蚁就是最早提出社会化商务,也就是往这个方向的。当然蚂蚁是个大概念。做成了,它是个非常庞大的东西。”

“投资人不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还必须是一个未来学家!”他说自己非常佩服IDG,因为他们能够预测到好几年以后的事情,“你想,现在大家都说经济型酒店有前途,可在IDG投资如家的时候,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价值,但是他们看到了!”项建标的语言开始有些睿智起来,“这就是一个未来学家的判断,现在火,你再去投什么,已经没有什么机会了!”

从天使到现实和半年多以前,动辄就是“谢文”、“互联网工作室”和“北京”的项建标截然不同,现在的项建标更务实了一些。项建标告诉记者,他也并不是一定要在TMT上面“死磕”。他的表达非常真实:当时的世界,风投都非常关注TMT,从美国的Google到中国的丁磊,整个世界给TMT赋予了太多的传奇色彩,所以一进入风投,就理所当然锁定在TMT。尤其是后来因为认识了洪波等人,就觉得在这个领域会有更多的专业支持。“对于我们而言,当然要从进入成本最低的地方介入比较好!”项建标坦言,其实他们也看到一些传统领域的好项目,但是目前,他们的团队还没有这样的知识结构去拓展农业或者现代服务业。所以,还是会继续在现有领域做一些成绩,之后,再慢慢延伸。

另一个改变来自于项建标对于北京的不再“迷信”。他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决定把公司的工作重心从北京搬回杭州。“这么长的时间来,我们深刻意识到了浙江的价值!现在那么多的风险投资和投行都到浙江来寻找更好的项目,我觉得自己完全没有理由舍长取短。到了北京,很多人都不解我们为什么不关注浙江自身最有优势的传统产业,反而跑到那边去投IT。”类似这样的疑问一次又一次被问到,最终把他们带入深刻的反思,“浙江是传统产业大省,这里存在太多的机会。就比如服装,我国每年服装产业是300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回头想想互联网广告收入是多少?2006年统计出来是49亿,你说这个怎么比?如果我们能够在服装的销售额里占个1%就不得了了!所以,我想我们要做TMT,也一定要结合传统产业。但是结合不能是原来这样分化的结合,而应该是一种水乳交融,所谓的社会化商务就是这个概念。”

虽然最初的他们锁定“天使”,但是项建标慢慢意识到:天使并不那么好做。其实在很多风险投资商看来,做天使类似于做慈善,“虽然投入不多,但是失败的概率奇高,所以在一个成熟的风险投资公司里面,中后期的项目所占的比例会在70%以上,而天使项目一般控制在20%。”“我们决定要在风投产业中有所拓展,投资是越到后期风险越小,天使的风险是最大的!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实践,我们肯定要往后靠。”

好学的项建标特别渴望能够和很多在风险投资领域有所心得的人交流,以吸取继续成长的投资养分。他说自己很庆幸在2006年下半年“撞”进风投界:“相比较而言,投资是最好玩的事情了!做了投资,我也不想做别的了!”“花心”的他这次看来要“从一而终”了。

7000亿“闲资”项建标同意浙江有7000亿元民资的流行说法,但他不认为这些钱是所谓的“闲资”。只要有好的机会这些钱都会选择投出去,而不会作为消费享乐的开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地不同的企业家精神。究其原因,项建标的解释是现在的这些钱还是以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第一代创业者的钱为主,这些钱是他们自己打拼得来的,既珍惜其来之不易,又有投资更高水平产业的抱负,两者结合起来,就造成他们会倾向于把钱投回到实业,而不是纯粹搞资本运作,同时在态度上又会比较谨慎、稳重,操作上也不免追求短、平、快的实用主义。

2006年刘晓人和项建标等人创立的红鼎投资基金已经有一些项目经过他们早期投资后又获得更大额的二轮融资,一般这时候所谓的草根VC们会选择部分退出以收回本金。但也会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第二轮融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我们就选择不退出,因为这样的项目进的机构比较有实力,金额也不小,最后的结果更有保证,即使没有IPO,今后也能以对我们来说较高的溢价并购出售。而第二轮融资金额不是很大,我们也不是非常有把握的项目,我们就倾向于全部退出。”

项建标认为PE热其实已经进入最后的疯狂,接下来的几年风险投资行业肯定会重新洗牌。那时候,觉得不合适的会走掉,有的可能转做天使,有的可能去做PE,当然也会留下一部分人,肯定会做得更专业。也许下一个30年,这批人中就会产生中国的红杉、KPCB,而杭州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堂硅谷”。

谈网投项建标在《与传统结合最好的行业网站最缺乏创新》中指出:“行业网站怎么发展,本土资本如何看待行业网站。最近行业网站看过很多,一个是行业网站产业有瓶颈,它的发展有问题,风险投资看中的是创新,但是在互联网发展当中,跟传统结合最好的是行业网站,但是行业网站恰恰是缺乏创新的网站。信息呈现,挖掘服务于上游厂家等等十年了还是在谈这个东西,创新到底怎么创新?我是红鼎创投,中国的第一家民营创投公司,投的项目已经投了九个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