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清代人物

刘蔚清 (?-?)莲花寺镇大少华人。家道一向殷实,屡屡捐款,资助社会公益事业,被朝廷嘉奖任命为员外郎。儿子仁杰,先后累计捐献黄金数万两。清同治元年(1862),华州回民起义,他用数百两黄金抚慰回民,回民欢欣而去,该村民众因此未遭伤害,后被任命为游击之职。孙子如宠,在光绪三年(1877)华州严重饥荒中,开仓捐献小麦一千石,因灾办赈,又捐献黄金五百两,陕西巡抚为其门楹题写了“积善余庆”四个大字。如宠之妻刘氏,历年施舍大量棉衣、医药、棺木等,救穷帮困。光绪二十六年(1900),华州灾荒严重,瘟疫流行,她捐献白银一千六百两,购席千张,在赤水镇搭棚,专供难民吃住。又向育婴局捐献白银四百辆,以工代赈修建遇仙桥,朝廷授予她四品封典。文庙年久失修,殿宇倒塌,她捐献白银七千两,将文庙修葺一新,朝廷奉旨授予她一品诰命妇人。由于铁路亩捐激变,州学被冲击毁坏,她又捐献白银千两,进行修补,于是学堂重新恢复原貌。巡抚启奏朝廷得到批准,为其修建了乐善好施牌坊(今已毁)。[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