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承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明朝人物邓承藩 桂林人,号觉斯,明崇祯十年(1637)以举人身份任华州知州。因兵荒马乱,地方治安形势严峻,寒冬腊月,他亲煮热粥,慰劳守城士兵。大旱之年,为百姓引水灌溉,种粮种菜。他巡查各地,带着数百串铜钱,随时奖励勤劳生产的农民。庚辰年(1640)发生大饥荒,他一面开仓发放救济粮,一面劝告富户人家拿出自家粮食救助灾民。州署北城低洼狭小,他创新建立了敌台三墩,增添了州城的雄伟壮观之势。西城楼年久失修,即将坍塌,他将自己俸禄捐献修葺一新,以备不测。邓承藩后来升任临府同知,白崖湖上的邓公石,就是华州百姓为纪念其政绩而命名的。[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