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嗣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张嗣瀛

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教授自动控制专家。1925年出生,山东章丘人。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49年10月到东北大学任教。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教授、自动化研究所所长。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在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进修自动控制理论。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3年起任博士生导师。

早期从事运动稳定性及最优控制的研究,其中有新型的有限时间区间稳定性。曾参加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解决了控制系统的关键问题,取得突出实效。近期在微分对策的研究中,提出并论证了定性微分对策的极值性质,给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使定量、定性两类问题都统一在极值原理的基础上,形成新体系,并给出一系列应用。在主从对策的研究中,提出惩罚量等新概念及定量计算。近年来提出复杂控制系统对称性及相似性结构研究的新方向。对非线性系统、组合大系统进行了广泛研究,得到系统的规律,即这类结构可使系统降维、分解、化简,并得到简化的控制规律。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自动控制理论的稳定性理论、复杂控制系统理论等方面,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微分对策》,主编《现代控制理论》。参加"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国家和冶金部的奖励。以"微分对策及定性极值原理的研究"等为题的研究成果均获国家教委的奖励。

现为博士生讲授"微分几何方法"等两门课。已培养博士21人,硕士30余人,博士后2人。1981年以后分别任《控制与决策》等刊物的主编或副主编。1983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编委兼控制理论分支主编。1985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78年以来,先后被评为部、省、市劳动模范或特等劳动模范,1990年被评为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