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茵黄颗粒
研发人简介于灵惠教授,著名专家,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防治肝炎科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早期肝硬化的中医治疗及临床科研工作。荣获国家科研二等奖一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30余篇。1995年先后前往祖国台湾省及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为促进两岸及多边传统文化的发展,为祖国中医药学术研究及产业的推广做出突出贡献。所做成就被新华社《人民画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世纪珍藏版)永久收藏,享受特殊津贴待遇。
药理作用该药主要由黄芩、茵陈、栀子、鸡骨草等组成。实验室体外抑菌试验证实,黄芩对各种病毒以及伤寒、痢疾、绿脓、百日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病毒、皮肤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栀子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体外尚可杀灭钩端螺旋体。茵陈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痢疾、伤寒、绿脓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茵陈煎剂对家兔实验性发热有强烈的解热作用。金银花对伤寒、百日咳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强烈的抗菌作用。由于本品尚有利湿作用,因而更能增强病毒和细菌毒素的排泄。实验用四氯化碳致成大鼠的急性肝损伤,观察茵陈蒿汤及其组成各药(茵陈蒿、栀子、大黄)对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接受药物治疗的动物,肝脏细胞的肿胀、气球样变,脂变与坏死均有程度不等的减轻。肝细胞内蓄积的糖元与核糖核酸含量有所增多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下降。
适应症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降低谷丙转氨酶,肝功能异常的恢复。对胆道系统感染、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说明书【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主要成分】茵陈、栀子、黄芩、鸡骨草等。
【功能与主治】 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用于肝胆湿热证,见有腹胀纳呆厌油、恶心、口干、苔腻、目黄、面黄、身黄、小便赤黄。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g,一日3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袋装10g。
【贮藏】密封
【有效期】30个月
【批准文号】京药制字Z20061063
【生产厂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龙泰基药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