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鹏
简介刘兴鹏, 1971年12月生,山东德州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CSPE)心电生理学组成员。专业方向:心律失常学。对于各类心律失常的诊治拥有丰富经验,特别是在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综合治疗方面。
主要经历与业绩:2001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心血管内科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4年在德国汉堡St.Georg总医院研修复杂心律失常的三维标测与导管消融治疗。2005年获北京市朝阳区“十佳白衣天使”称号。2006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2007年入选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计划(百级人选);并被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2003~2006年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三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
近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课题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与导管根治研究;迄今已在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目前担任《心血管病进展》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审稿人。
重要学术论文1: 经导管消融治疗发生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10(1):5-8. 第一
2: 持续快速心房起搏对犬肺静脉及心房组织连接蛋白,3和III型胶原的影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33:269-272. 责任作者
3: Recurrent atrial tachycardia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 what’s the difference? . Chin Med J. 2005,118(9):1773-1778. 第一 SCI
,: Complete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guided by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anatomical mapp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Europace. 2005,7(9):,21-,27. 第一 SCI
5: 不同肺静脉电隔离策略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对比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33:979-983. 第一
6: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肺静脉狭窄的原因与随访..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8:207-210. 第一
7: 应用超声能量行肺静脉电学隔离的即刻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25:736-738. 第一
8: 持续快速心房起搏对犬肺静脉肌袖组织结构的影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17:297-299. 第一
9: 阵发性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患者的处理.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3,19:6,2-6,3. 第一
重要奖项1: 心房颤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7名,200,12
2: 心房颤动经导管消融治疗的研究,中华医学三等奖第3名,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