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万里长城街简介澳门的“万里长城”与中国内地的万里长城并不相同,它只是一条街道,徒有虚名而已。现在,这两道城墙已于二百多年前拆除了,但在西望洋山还有一段石砌的残垒,估计是墙界的遗址。“万里长城”街就在这城墙下,因此而得名,而今又称为“妈阁斜巷”,街道短窄,由港务局斜路至妈阁庙前地止,其中最古老的建筑是“水师场”(即“港务厅”)。[1]

历史沿革据史料记载,这里确实有过城墙存在。1662年,在澳葡人为了“防卫”,在西望洋山构筑了一系列城墙,起点在今西望洋山圣母堂附近,分东西两翼各自延伸。东翼城墙沿东西山坡顺势而下,直到烧灰炉炮台;西翼的城墙,分为南北两个走IN,北向一直延伸到当时还是海滨的妈阁庙海境石,从一些有关历史图片,还可以看到当时西望洋山的城墙蜿蜒走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