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阁斜巷
历史澳葡当局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修筑的一系列城墙。1622年(明天启二年),澳葡当局为了加强澳门的防御,在西望洋山构筑了一系列城墙。城墙起点在今西望洋山圣母堂附近,分东西两翼向外延伸。东翼城墙沿东面山坡蜿蜒而下,直至烧灰炉炮台;西翼城墙,分为南北两幅。南幅城墙止于西望洋山圣母堂的西南山脊上,北幅城墙一直伸到那时还是海滨的妈祖阁海镜石。这些城墙均于18世纪中拆毁,后来原城墙下的妈阁斜巷等街道,被俗称为“万里长城”。[1]??
历史澳葡当局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修筑的一系列城墙。1622年(明天启二年),澳葡当局为了加强澳门的防御,在西望洋山构筑了一系列城墙。城墙起点在今西望洋山圣母堂附近,分东西两翼向外延伸。东翼城墙沿东面山坡蜿蜒而下,直至烧灰炉炮台;西翼城墙,分为南北两幅。南幅城墙止于西望洋山圣母堂的西南山脊上,北幅城墙一直伸到那时还是海滨的妈祖阁海镜石。这些城墙均于18世纪中拆毁,后来原城墙下的妈阁斜巷等街道,被俗称为“万里长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