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坎村
简介黄土坎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金沙镇,村域面积36.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915人,辖15个村民组,22个自然村,皖赣铁路、215省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积1800亩,山场面积46186亩,桑园880亩,茶园780亩,竹笋两用林900多亩。村民代表42人,现有党员62名,设总支下设3个支部,各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1]
基础设施(一)交通、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村组道路、生活用水、灌溉水渠等基础设施,有的需要建设,有的需要改造。
(二)产业结构单一,主要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为主,而且规模较小。
(三)农户缺乏投资资金,不能实现上规模、上档次的生产或养殖。
(四)由于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班子对兴办公益事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偏小。现有的场所在2005年经过改建,在当时属全县最好的村级活动场所之一。但随着近年来全县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与“六个中心”建设的要求,功能不配套,硬件设施落后。[2]
特色经济姓 名:章大维
类 别:种养专业户
技术职称:无
主营品种:牛
章大维:男 中共党员 高中文化 1956年出生,1977年12月加入中共共产党, 2003投资10万余元,从蒙城购买“西蒙达尔“、秦川牛”等种牛20余头兴办了黄牛养殖场。至今年六月份已出售第一批肉牛18 头,配种繁殖了16头仔牛,经济效益22万余元。[3]
姓 名:张启通
类 别:种养专业户
技术职称:无
主营品种:猪
张启通:男 群众 初中 1955年出生 2004年投资20万余元,兴建猪舍144间,购买种猪23头,肉猪105头,2005年出售肉猪83头,年收入7万余元。项目规模及实施初步方案,建成50头种猪,100头母猪和年出栏100头肉猪规模的养殖示范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4]
农业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立足本地资源,培育特色产品,振兴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在黄土坎村开展农业培训工作。
一、稳定发展粮油经济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粮食优质率。提高水稻抛秧、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防治技术的普及率。推广产量高、质量好、抗率性强的水稻、油菜品种。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升传统产业优势,组织农技人员下村指导名优茶的采摘、制作,提高名优茶的比例,服务好新迪、山里佬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以金沙、黄土坎两个村为中心,增加订单农业,发展好生猪、能繁母猪生产的畜牧业,以金沙再飞腾养猪专业合作社、绩溪县通达生猪养殖经营经济合作社,通过创办养猪场,发展壮大养殖大户,通过产业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形成兵坑、中坞茶叶生产,金沙、黄土坎蔬菜生产,38号村粮食生产为主的“一村一品”格局。
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积极推广和运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各种生态种养技术,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环保农业,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大力生态家园富民政策,积极推广“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引导农民发展以“猪沼果”“猪沼茶”为主的生态种养模式。促进新农村建设。
四、做好动物强制免疫工作
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责任制和疫情报告制,落实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狠抓防疫落实,各村散养户坚持春秋两次普防和月月补防相结合,专业户的防疫按免疫程序进行,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禽流感免疫率达100%。为畜牧业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五、做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培训内容以政策法规宣传、茶叶、蚕桑、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标准化生产,生猪、能繁母猪养殖技术,农药肥料使用为主。建立健全了镇、村、示范户三位一体的技术服务网络。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为农村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致富能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非农产业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六、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及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抓好粮食面积、油菜面积的核实登记工作及各项补贴工作,抓好能繁母猪登记和补贴工作,抓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使各项惠农补贴足额及时发放到户。严格执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和收费公示制,接受群众监督。[5]
发展计划经济发展方面1.发展种植业。一是在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实施茶园改造,帮助茶农搞好茶叶生产,推进茶叶生产产业化。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引进方格簇养蚕技术,提升桑园效益。三是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努力提高产量和质量。四是继续发展竹笋两用林。
2.发展养殖业。重点发展养猪,积极培育壮大养殖规模。
3.壮大集体经济。结合绩宁高速公路建设的拆迁,迁建木材加工厂,开展木材加工,提高林木的附加值,增加村集体收入。
4.加强农民科技知识化培训,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提高种养业效益,以科技促进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方面抓住国家加大对民生建设支持力度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步改善村组道路、生活用水、水利设施。一是实施部分村组道路改造。二是努力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三是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部分当家塘坝的维修除险。四是完成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五是抓好农村新能源沼气工程建设。六是开展全村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七是做好绩宁高速公路、铁路复线、3000万元土地治理工程三个大项目的拆迁工作,维护全村稳定。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增添党员后备力量。二是继续开展“双培双带”活动等载体建设。三是通过向上争取和自力更生,积极推进村级活动场所的规范化建设。四是进一步增进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凝聚力量,带领全村发展。[2]
创先争优2010年6月5日上午,黄土坎村召开在全村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动员大会。村两委主要领导,支部全体党员,镇联村领导、党建指导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村党总支书记胡邦正主持。会议指出,全村广大党员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我村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 “规范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统一思想、任劳任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引领全村发展的实践中建功立业。镇联村领导汪尚荣同志也号召大家提高认识,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我村的开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