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绍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高绍廉 (1876~1947) ,字洁忱,惠民县城东关街人,有名的地主兼资本家,为

“四大乡绅”(另三人是李殿侯、朱紫垣、曹瀛)之一,人称“高二爷”。

民国初年,高绍廉去陕西贩盐暗带贩烟土。他很有心术,沿途若遇婚丧嫁娶等事,

必送钱礼相贺或周济,固而武定府高家的车多得相护。在兵荒马乱的年月竟没出过一

次被查被劫之事,几趟下来就发了大财。此后,他在惠城及邻县经营杂货铺和茶庄。

1915年,高绍廉在三学寺西驾房院开办贫民工厂,称“一为振兴实业,二为救济

贫民”,并被推为董事长。工厂设有木工、织布、编织、轧花、染织四种业务。技工

雇聘,生徒从残废院、孤儿院和当地贫苦青年中选用,厂方获利颇丰。不少人起而效

仿,翻砂、印刷、制笔、造纸、织布等一批工厂(场)相继建立。

1918年,高绍廉又主持在三学寺址辟建大寺商场。主要靠拆除大寺前佛殿为建材,

以租赁商肆预交租金为经费,新建房肆250多间,成为惠民县商贸中心。

1939年,日军第三次侵占惠城后,高绍廉等人推举伪县长李骢林(字殿侯)之子李

少侯为商会会长,鼓动停业的商民重新开业,大胆经营。商会复设贫民工厂,高绍廉

为经理。同时自已又开办药铺和茶庄,利润可观。

1945年惠城解放后,市内开展减租减息及清算运动。是年冬,高绍廉避居济南,

1947年秋病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