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山歌
弥渡小引
弥渡地处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境内发掘的战国青铜鼓考证,2000多年前,弥渡就进入了农耕时代.隋末唐初,洱海地区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大部落争相崛起,这里被称之为了“六诏咽喉”。唐樊绰《蛮书》卷五记载:“龙尾城直南蒙舍路,……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今弥渡县红岩镇﹚城路”。滇西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从这里穿境而过。“白崖城……正南去开南城十一日程”记载了当时马帮从弥渡南面去“开南”﹙今景东县﹚的路程。《明万历赵州志》、天启《滇志》皆记的“弥只里”、“弥只铺”,便是现今的弥渡县密祉乡文盛街。马帮从白崖南下经“大庄”哨,过“腰惠铺”(今弥渡县寅街镇加会邑村)登景东山坡﹙在加会邑村的山峦里﹚进入密祉坝。往北上定西岭,直达下关;往右进藏区;往左上博南古道。
当时的弥渡市﹙今弥渡县城﹚,已经是各省游民杂居之地,南来北往的马帮不仅给这里驮来了商业的繁荣,也给这里捎来了夜深人静时思亲的吟唱,于是用歌声释放赶马人的怀乡之情,用歌舞驱散飘流他乡的孤独,深深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引起了常常经受着生离死别心痛的当地人的共鸣。从那时起,这里的人们便慢慢养成了用歌声倾诉喜怒哀乐的性格。弥渡山歌小调,口口相传。它就像一部长诗,记录着弥渡的时代变迁,抒发着各个时代人们的内心情感,倾诉着人们各个时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和爱憎。“一送小郎﹙是﹚箱子边,箱子底下两吊钱……”﹙弥渡方言,“吊”为“千”﹚。《送郎调》细腻地描绘出了赶马哥上路时小俩口辞别的动人情景,淋漓尽致地唱出了情侣惜别的依恋之情。流传至今的弥渡《赶马调》,民间流传着五、六个版本的唱法,没有人说得清它起源何时,但一听到这歌声,就知道那是从千里迢迢的驿道上传来的山歌小调。脍炙人口的《绣荷包》、《大风刮来树头歪》、《月亮出来亮汪汪》、《郎骑白马白汗衫》等山歌小调,旋律优美、委婉缠绵。一旦歌声悠然地飘起来,赶马人的生活,赶马人离别亲人的情形,被古道分离了的亲情,仿佛就会活生生地再现出来。
弥渡人自古善于用歌声娓娓叙事,叙事的旋律中又表达着真挚的情感,也往往烙着时代的印迹。“一更里,我夫拿去把兵当,只为中日战争起,不知哪日在一起……。”一听这《妻哭五更》,便知道这歌是抗战开始流行的。而听《当兵曲十二月》:“正月当兵是新年,日本鬼子太欺人,自从芦沟桥事变,中国抗战已六年……。”则能听到民族觉醒的心跳声和抗战烽火的熊熊燃烧声。当时还传唱着的《送郎抗战》、《女子抗战》、《代信小曲》﹙“代信”弥渡方言:“捎信”﹚、《抗战十二月》,叙述了日寇的烧杀奸淫,唱出了对入侵者的憎恨、鄙视,中华民众奋起抗战的英雄气魄。
一首歌是一个故事。听曲山歌小调,就是听一个完整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旋律,表现着激扬、高亢、平静的心情,描绘出一个个时刻、一个个季节的真实的情景。“一更阳雀叫啾啾,妹在房中巧梳头……”唱到“三更阳雀叫兮兮,妹在房中巧穿衣……”,铺展开的是女子等待男方来定亲的难奈心情;唱到四更、五更“前穿五龙征北斗……双双媒人过礼来”,听完这曲《阳雀调》,一个磨磨蹭蹭梳头、戴花、穿衣,满怀期盼的姑娘,熬过一阵难奈的时光,便喜形于色地站在了你的面前。
《放羊调》从正月放羊唱到腊月放羊,《采茶调》唱的是正月采茶到腊月,《大采花》唱出了正月到腊月媳妇回娘家采花戴头上的情形,《鲁班调》从一月唱到十二月,唱的是一间房子如何盖了起来。许多山歌小调,唱“一”必然唱到“十”,有“一送”就有“十送”;从“一更”起唱,就要唱到“五更”。
“抬头明月光,低头思故乡。”弥渡“望月思情,以月寄情”的山歌小调比比皆是。“一更里,月出头,情郎不来妹焦愁,不脱花鞋连着睡,小手弯弯做枕头……”这首《贪花闹更》从月亮出山唱到月儿落西,唱出了“露水夫妻不长久”的黑色幽默;“月亮出来照山崖,照着小妹绣花鞋……。”《山对山来崖对崖》与前一支歌嘲笑的情调完全不同,歌声中,皎洁的月光里蕴涵着的是心心相印的纯朴之情。
弥渡从遥远的古代中走来,经历了古驿站带来的喧嚣、兵家长期征战以及明代以后的屯兵、开疆移民活动。在深隧的历史隧道中滞留了人民的丰富情感,也沉淀着弥渡数不清的山歌小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文化部门和很多民间文化音乐人士曾经进行很多次的收集记录,现存的印刷集册中,人们能看到的就有284首山歌、400多首花灯小调。然而,当这些记录、收集者再次深入民间的时候,又会发现许多鲜为人知的山歌小调。一位干部三年前在他80岁高龄的父亲辞世后为其整理遗物时,发现一本民国三十年记录下的《山歌十四首》白棉纸手稿,抗战时期的山歌小调就是由此发现的。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阿妹歌声意切切,阿哥听来情真真。这首中国民歌——《小河淌水》,出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堪称“东方小夜曲”。或唱或听,优美的旋律使人陶醉,熟悉云南的人,还会想起“到了弥渡,不想媳妇”的民谚。
弥渡,曾名迷渡。相传这里原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弥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它犹如一块翡翠镶嵌于滇西高原。唐代,弥渡是南诏王国腹心之地。10多万中原将士和商贾游民,不仅给这片丰腴的土地带来了农商技术,也给这块多情的地方传播了黄河文化。于是,弥渡便有了“灯从唐朝来,艺从唐朝起”之说。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军屯、民屯、商屯和开疆移民活动连绵不断,又给这里带来了缠绵婉转的长江文化。经过历史的沧桑,弥渡以其境内汉族和彝、回、白等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渗透,综合自己地方民族文化的长处,博采祖国南北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灿烂多姿的传统文化。
弥渡是“花灯之乡”、“民歌之乡”、“山歌之乡”。《小河淌水》源于密祉。词曲改编作者尹宜公先生,1924年出生于弥渡县的密祉。他回忆1947年春天的一个晚上作这首曲子时的情景说:“密祉放羊调优美的旋律让我想起家乡的月亮、深山、森林清风和蜿蜒奔流的小河,取了《月亮出来亮汪汪》的歌名。云南大学《教学唱》主编江骛建议用《小河淌水》更好,这首歌发表后,逐渐流传开来。”密祉不仅山歌调子优美动听,而且是云南花灯的重要发源地。这里的龙灯盛会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每年正月十五、十六两天,18个村的群众汇集密祉大寺,狮、龙、凤乘兴起舞,男女老幼同场赛唱,昼夜狂欢,气氛热烈,实属罕见,被誉为“东方的狂欢节”。
弥渡花灯、民歌,浩如烟海。弥渡花灯、山歌多达400多首,传统剧目达250多个。《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大风刮来树头歪》等久唱不衰,脍炙人口。
弥渡县的历届领导十分重视继承、发展地方民族文化,提出了“唱响《小河淌水》,跳红弥渡花灯”的地方民族文化建设口号。1999年,从400多首弥渡民歌中精选出以《小河淌水》为代表的13首名曲,摄制了名为《弥渡行》的60分钟VCD音乐艺术片,向国内外发行。几年来,弥渡县年年举行春节大型灯展,大规模开展花灯演唱骨干培训和花灯集体舞大赛,1个专业花灯团、130多支民间业余花灯队常年活跃于城乡。
“到了红岩坡,处处闻歌声”、“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小河淌水的地方——弥渡,正以充满地方民族传统文化韵味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奥运会闭幕了,也许你还记得闭幕式上有一首歌叫《今夜月明》的歌吗,他就是《小河淌水》,是一首弥渡山歌!
她的旋律震惊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这是一首弥渡广为流传的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