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菩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醉菩提》。由明末清初高产的通俗小说作家“天花藏主人”根据宋元话本及戏曲、民间传说编次而成。

主要讲述南宋朝中有一位京营节度使,姓李名茂春,原籍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人,娶妻王氏,夫妻好善。李大人为人最慈,带兵军令不严,因此罢官回籍,在家中乐善好施,但一直没有儿子。李大人不愿纳妾,于是同妻子一起到永宁村北天台山国清寺拜佛求子。后果然灵验,喜得贵子,取名李修缘,修缘年幼时,目读十行,过目不忘,才学出众。平日喜看道书,到了十八岁,他看破红尘,立志出家。后拜元空长老为师,起名道济。道济坐祥坐颠,还有些疯。庙里独叫他颠和尚,外面又叫他疯和尚,讹言传说济颠僧。他在庙内不论见哪个和尚有钱就偷,有衣服偷出去就当了,吃酒,最爱吃肉。常有人说和尚例应吃斋,为什么吃酒?济颠说:"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为我修心不修口。"其实他本是奉佛法旨,所为度世而来的。于是有了一篇篇济公济困扶危,劝化众生的故事。本书是流传很广、深受好评的经典佳作。书中的故事生动有趣,语言文字简洁通俗。小说结构的安排、人物性格的塑造、思想情节的表达都别具特色、独树一帜。[1]

济公故事自南宋以来即在民间广泛流传。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方外志踪》即有关于济颠的记载。刻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的《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是现存讲济公故事最早的小说。清初“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卷九有《道济颠玩世装疯》一篇。陈树基将此收入《西湖拾遗》,改题为《南屏山道济装疯》。清康熙年间。王孟吉撰有《麹头陀新本济公全传》三十六则故事,所叙与《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基本相同。乾隆九年(1744年),吴门仁寿堂刊刻《济公传》十二卷。内容亦同与《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明末戏剧家张大复作有《醉菩提》传奇,敷衍济颠故事。《济公传》上承《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下启清中叶以后陆续出现的堪称中国章回小说篇幅最长的正续《济公传》。

《醉菩提》-目录济颠禅师语录*醉菩提全传

本书共十九回,根据清初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卷九的《道济颠玩世装疯》编写而成,语言生动活泼,情节曲折多变,图文并茂,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第1回罗汉奉法旨转世天台遇有缘投眙

第2回读佛经初悟禅理失父母看破红尘

第3回罗汉出道显神通两全其美扬善名

第4回神机妙算等善银广结善缘众人助

第5回不畏强权惩豪强秦相悔过认替僧

第6回云兰镇寻高国泰祥云观呈阵妖道

第7回英雄床底明真相陈亮怒惩两恶贼

第8回济公赴昆山治眼助孝子贤妻葬母

第9回为义气雪鸣害济公不计前嫌罗汉收徒

第10回雷鸣陈亮赵家楼护花再试云龙斗法华清风

第11回济公施计戏焦何小月屯突起风波

第12回知前因道全拜师显真身济公收徒

第13回小目屯降人骨魔白水湖除鳄鱼精

第14回飞龙精诚心拜师济公妙算救表兄

第15回知劫难济公拜真人派高徒解至亲危难

第16回信谗言仙翁抓悟禅历艰辛救活王安士

第17回设梦境三度王安士出对联点化刘千金

第18回施计坠崖断尘缘亲见仙翁解误会

第19回为苍生济公受困得强援联手阵魔[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