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美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当时还是美院一年级学生的方振宁说,像他这样受到冲击的学院学生为数不少。所以艺术界大部分人把中国前卫艺术的开端定位为“星星美展”,因为它开创了中国美术界一个新的时代,让大众有了看不懂的艺术。

王克平木雕《沉默》“那是一个批评的年代”,星星美展的策展人之一同时也是后来798艺术区的创办者黄锐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对“文革” 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他和艺术家马德升从1978年底开始筹划“星星美展”,此后加入了钟阿城、李永存(薄云)、曲磊磊、王克平等成员。[1]

参加展览的人很多都不是艺术家出身。严力刚学了两个月的画。剧作家王克平连毕加索都不知道,但就是他,后来被公认为最能用作品代表情绪化声音的艺术家,在第一届“星星美展”时,他拿出了三十件木雕,其中一件叫 《沉默》的木雕一直被美术评论家当作“星星美展”的标志性作品。作品是表现一个人的痛苦头像——眼被遮住,嘴被封住,一个不能自由看也不能自由说的形象。

成立1978年5月,几个年轻人在东四十条76号召开展览大会,正式命名为“星星美展”。

展览地点选在美术馆外的公园。1980年夏初,“星星”开会决议成立“星星画会”,并向北京市美协正式注册成立。当时的主要成员是:黄锐、马德升、钟阿城、薄云、曲磊磊、王克平、艾未未、严力等。同年,“星星美展”正式进入中国美术馆展厅作展,“星星”艺术家从15人扩大到27人,连一些原来不屑于这次展览的美院学生也请求参展。展览破了中国美术馆的纪录,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平均每天有6000人之多。严力记得,当时排队队伍就有几百米之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前卫艺术,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提出了绘画要“重新回到创作的中心,回到构成创作的理由中”的理论。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前卫艺术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令收藏家趋之若鹜,甚至登堂入室,成为国际知名美术馆的珍贵藏品,而点燃这个火种的,正是当年的“星星美展”。[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