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目:不识

拼音:bù shī

详细解释

1. 不知道,不认识。

《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韩愈《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鲁迅《<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大唐新语·极谏》:“玄龄等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玄龄等不识所守,臣实不喻。”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

《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郑玄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