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籍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隋代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 利用这一手段搜刮隐藏户口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占有劳动人口从而确保政府收入输籍法是隋代制定户等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左仆射高颎鉴于兵役、力役、税收、授田等都与户等有关,而当时户等的划分因长吏怠情,多有不实,于是建议由中央确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叫做“输籍定样”,颁布到各州县,规定每年1月5日县令出查,百姓300家到500家为一团,依定样确定户等,写成定簿,即称“输籍之法”。利用这一方法,将大量隐漏、逃亡的农民转为国家编户,通过输籍定样,剥夺许多士族豪门控制的依附民,削弱其经济势力,而增加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户籍制度创造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