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成

姓名:黄立成
英文名:Jeffrey Huang
绰号(小名):The Man
生日:1972/11/7
星座:天蝎
国籍:美国
身高:172cm
体重:65kg
优点:领导风范
缺点:没有。好吧,有点自大
学历:P.P.D.from The School of Hard Knocks
兴趣:追女生、把妹妹
最让自己感动的事:女生吞东西
小时候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钱肮脏的老男人
专辑列表:
《YOUNG GUNS》
1992年《跳》
1992年《闪》
1993年《YA》
1994年《PHAT》
1994年《FANTASY》
1994年《THAT'S THE WAY》
1995年《R.O.C.K》
1996年《PURE ENERGY》
1997年《冒险》
1998年《跳乎伊爽》
1999年《跟你说再见》
2003年《麻吉限量加值版MACHI》
2003年《VERY MUCH》
2004年《第贰乐章》
2005年《超人》
2007年《南京1937[EP]》
从L.A. BOYZ到台湾machi 黄立成经历15年的思考及音乐沉淀 企图将自己的生活态度带给所有的麻吉
【从L.A.Boyz到台湾Machi】
那一年,Jeff带著他的弟弟和表弟从L.A.回台湾,他们用最炫的舞步和最新的乐风,在台湾掀起一阵Hip-Hop风潮,三兄弟也成为当时台湾绕舌音乐与黑人街舞的盟主。
转眼多年,当时的L.A.Boyz,已经在各个领域各自拥有一片天,而台湾的流行音乐,也已经过了几个世代轮替,回首以往,Jeff欢喜的看到了他喜欢的音乐,在台湾蔓延开来,但随著年龄的增长成熟,他也感受到浮面的音乐形式,并非Hip-Hop的精神所在。
Hip-Hop是一种姿态,一种经过思考的态度,也许多年前的他也太年轻,以致未能将那种精神藉由自己的音乐完整的传递,这些年来他经历了一段丰富又精彩的人生,沈淀之後,他说∶是应该把话说清楚的时候了...
玩音乐的前辈会说∶摇滚,是一种精神。对於新世代的年轻人,也许他们对摇不摇滚的认识并不是那麽清楚,但那种精神却依然存在,只是乐风改变。从艺人变成艺人的经纪人,从学生变成老板,Jeff清楚的知道,音乐是他血液里的一部份,是他生活里的一部份,更是他生命里的一部份,就是这种精神,让他在事业上打拼出好成绩,却也是这种精神,让他在当了老板赚了钱之後发现,他,不想这辈子只是这样。
把公司卖掉回到台湾,成立另一个公司回到音乐,Jeff在比他年轻的朋友中,发现音乐更宽广的可能性,也见识了更新一代的舞蹈,这次Jeff带回他的新友【Machi】,如果说,L.A.Boyz是一种手足的向心力,那麽【Machi】则是Jeff的眼光,他知道台湾的Hip-Hop还有很多可能性,他知道一群【Machi】的结盟,那种力量是无可限量的。
台湾夜店大亨!!
生平
立成早年与其胞弟黄立行和表弟林智文合组L.A.Boyz,参加台视综艺节目《五灯奖》的〈流行热舞比赛〉,将美国的嘻哈舞蹈带进台湾。在L. A. Boyz时代,黄立成以嘻哈作风闻名。而至2003年另组麻吉兄弟乐团后,再度窜起,但因为编写歌曲《报应》讽刺邱议莹等立法委员主张修改《著作权法》引进著作权补偿金制度的立法委员[1]的关系,遭到当时部份政治人物予以谴责,甚至被以“加重诽谤罪”提起公诉。黄立成与连胜文合拍宣传广告,以表达对付绿营人士的决心。
2007年10月18日,针对《报应》一案,台湾高等法院判决黄立成无罪定谳,理由是该曲评论公共议题,且该曲内容主要批判Kuro与ezPeer,未明指哪些立法委员被线上音乐业者“收买”。
《报应》一案无罪宣判之前,黄立成曾收到一封美国友人的e-mail,提及日本官员于美国的两大报上刊登广告,内容完全否认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存在,当年正是南京大屠杀即将满70周年的时刻。黄立成便开始蒐集该段历史的各方资料阅读,之后创作了《南京1937》这首歌曲,因为歌词提及要求日本正视这段历史,故友人担心会有亲日激进份子会对其不利,劝阻黄立成发表该作品;但黄立成仍旧选择发表,作品发表后也获得两岸三地许多网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