栒邑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秦孝公时置栒邑县;秦、汉、三国因之。晋易名邠邑县。南北朝时期,改置三水县;隋、唐、五代、宋到元朝初年,仍沿用旧名。元至元七年(1270)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并入淳化县,三水县不存。明成化十三年(1477),复置三水县,沿袭到清末。民国三年(1914),县名与广东三水县重名,复改为栒邑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栒邑是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关中分区长驻于此;中共陕西工委、陕西省委曾在此领导了关中及陕西的民主革命斗争,使这里成为一块红色热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先后辖属邠县分区、咸阳专区、宝鸡专区等。1958年12月,实行大县建制时,并入彬县。1961年8月,撤销大县建制,恢复栒邑县,辖属咸阳地区。1964年9月,因“栒”字生僻,经国务院批准,改“栒”为“旬”,名旬邑县。现辖属咸阳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